而是任憑副書記呂宜山,把常務副胡援朝,和常委副林自亮倆人拉了過去。
劉啟昭很清楚,他的威望已經足夠。
如果他再把這兩個人争取過來,那麼勢必會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;從而導緻原本就是孤軍作戰的呂宜山,和即将空降的新縣長聯手,對付他。
那樣他會很累。
可如果讓呂宜山,把兩個副縣長争取過去呢?
新縣長來了一看:“喲,該我領導的人,怎麼被副書記給争取走了?那我豈不是成了光杆司令?”
本能的,新縣長就會對呂宜山産生不滿,希望能把從他的手裡,把兩個副縣長奪回來。
呂宜山總算擁有兩席之地了,怎麼可能會把吃到嘴裡的肉,再吐出去?
呂宜山肯定會和新縣長,為争奪兩個副縣,站在對立面!
如此一來——
雙方明争暗鬥的格局形成,劉啟昭也就避免了被倆人聯手針對的隐患。
他完全可以坐山觀虎鬥,适當的時候,就會以裁判身份跳出來,給雙方處理問題。
這樣,劉啟昭能輕松的,成為雙方極力“讨好”的對象。
事實上。
樓小樓空降雲湖縣後的局勢,完全符合“總導演”劉啟昭的預期!
現在。
眼看樓小樓把“躺平幹部”的意思說出來後,引起了呂系的強勢反擊,卻因孤軍作戰而節節敗退時,劉啟昭适當的發言:“樓縣,要不先把這件事放一放吧。”
劉啟昭對抗旱的态度,和呂宜山等人完全一樣。
隻是他不用直接發言反對就是。
劉啟昭以為。
在他給樓小樓遞過台階後,樓小樓就會順勢借坡下驢。
可是他錯了!
“早在一個多月之前,我就已經強烈建議全縣抗旱了。您當時也說,這個問題再放一放。”
樓小樓這次沒買劉啟昭的面子,隻是語氣生硬的說:“請問劉書記,這個問題放到什麼時候?是不是要放到,全縣百分之八十的農作物全都枯死時,雲湖縣才會啟動抗旱工作?”
旱災是分等級的。
以主要農作物的受災面積來劃分。
全境20%的農作物受災,是輕量級旱災。
全境30-50%的農作物受災,為重量級的旱災。
全境50-80的農作物受災,那就是僅次于顆粒無收的特大旱災!
在場的人都知道。
更知道樓小樓用生硬的語氣,這樣對劉啟昭講話,代表着什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