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南水紅顔踏上去歐洲的航班後的這幾天内,崔向東的生活,一切都是風平浪靜。
市場上的豬肉價格,依舊是疲軟的要命。
反倒是仔豬随着彩虹養豬場,毫無底線的大肆收購,比前些天要貴了每斤兩毛錢。
每天都會有大批前來送豬車子,在晝夜施工建成的第一個大型豬圈門前,排隊等着過秤。
千萬别小看這兩毛錢。
一頭小豬的體重,基本都在二十斤左右。
每斤兩毛錢,那就是四五塊錢。
一頭豬就能賺四五塊,一輛130輕卡,就能滿載數十甚至上百頭。
這些送豬的人,都去外區縣甚至外市的集市、甚至村裡收豬。
一天一個來回,去掉車費和工錢之外,還能賺幾十塊。
而當前的工人,月薪普遍都在兩百塊左右。
一天就能賺别人一周的工資,而且還不用出太遠的門,家裡有車的全都瞄準了這門生意。
新區這邊在大肆收豬——
可青山市的苑婉芝也好,還是盤龍縣的方臨瑜也罷,卻都在這方面遭到了強烈的反對!
雲湖縣的樓小樓呢?
趁呂宜山和薛梅倆人沒心情工作、可能會和她唱反調的商皇不在時,拿出了高配副廳的架子。
她根本不給胡援朝、張太嘉等人反對的機會,乾綱獨斷:“全縣大養豬!除了三鎮合一的新區外,其它的鄉鎮在一周内,必須得承建至少一個大型養豬場。豬仔數量少于多少頭,我就撤了主要負責人!”
南水紅顔離開青山的第六天。
午後兩點。
天安省的一個酒店内。
不住打電話的蕭錯,終于放下了電話。
盤膝坐在床上,吃着零嘴來克制“越來越輕微煙瘾”的段慕容,把看完的報紙拿開,擡頭看了過來。
“知道你哥,現在幹什麼嗎?”
蕭錯給電話充電時,随口問。
經過這麼多天的悉心療養後,越來越水靈的段慕容,連忙問:“他,他在做什麼呢?”
她雖然越來越正常,絕美的容顔,都讓蕭錯開始嫉妒了;可不堪的過去,卻給她留下了嚴重的口吃後遺症。
“他在發動群衆,動用所有能動用的資源,在養豬。”
蕭錯坐在她的面前,不解的搖了搖頭:“我三叔探聽到的消息,說你哥聽信了一個養豬專業戶的話,相信今年可能會有豬瘟來襲。還是那種,可席卷全球的。”
“不,不會吧?”
段慕容想了想,說:“他甯可養真正的豬,都不養你這頭美人豬。”
蕭錯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