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為什麼要這樣做?
一。
就是告訴樓宜台:“我知道你這個小賤人,幸災樂禍的看我熱鬧。更希望,我能灰溜溜的敗走雲湖。哎,可老娘偏偏不走。我不但沒走,我還把支援盤龍縣的功勞,白白送給你這個小賤人。來彰顯我的大度,獲得陳老的贊賞。”
二。
栾瑤用支援兄弟縣市的實際行動,有力證明了她的大局觀,可獲得上級領導的嘉獎。
三。
更是直接叫闆,曾經在雲湖大養豬的崔某人:“就算你有十多個大型養豬場,那又怎麼樣?你能像我這樣的大格局,無視自身利益來支援兄弟縣市嗎?就算你以後也這樣做,那也是東施效颦。”
關鍵是第四——
就算栾瑤把三萬頭生豬,全都平價輸送給盤龍縣,也不用擔心雲湖縣的會出現豬肉荒。
因為新區那邊,還有差不多二十萬頭生豬,來強勢托底!
用賀蘭小朵的支援,來為自己鍍金。
用雲湖新區的生豬,來給整個雲湖縣托底。
即便樓宜台看她一萬個不順眼,卻也不得不承認,栾瑤玩的這一手,确實漂亮。
“栾書記走的這步棋,還真是高。”
很快也明白怎麼回事的方臨瑜,贊歎:“可以肯定的是,她的事迹會登報,受到省市領導的嘉獎。不但能消除此前的所有負面影響,還能從中獲益匪淺。人才,端的是人才。”
“方書記。”
樓宜台實在不願意聽方臨瑜,誇贊栾瑤,幹脆的問:“我們盤龍縣,接不接受栾書記的大力支援?”
“接受,當然得接受。”
方臨瑜笑道:“如果我們不接受,會被盤龍百姓指着脊梁骨罵的。栾書記賺名,我們賺實惠,可謂是兩全其美。”
樓宜台——
看在滿臉淡然笑意的方臨瑜,暗中感慨:“前三嬸,才是個不折不扣的人才。可惜,我們樓家以前沒重視她們母女兩個。”
往事随風,不提了!
“方書記。”
樓宜台端起茶杯喝了口水,岔開了話題:“我聽說,您要從金陵調遣譚玉軍同志,來接替王青山的位子?”
金陵譚玉軍,勉勉強強的算是樓系。
他和方臨瑜在金陵的丈夫,是過命的戰友,因此和她走的很近。
對于樓宜台能知道這件事,方臨瑜并沒有感到奇怪。
畢竟已經做好調動準備的譚玉軍,怎麼着也得和樓家說一句。
樓家知道了,就等于樓宜台也知道了。
“是的,我覺得玉軍同志,還是有能力擔任常委副這個職務的。”
方臨瑜點頭:“還請樓副縣,到時候多多幫襯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