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5章(第2頁)

啊?

李峰等人吃了一驚。

“老陳聽得很清楚,那個人的口音半普半土。大約年齡,在二十歲左右。”

崔向東緩緩地說:“李峰,你要親自暗查呂宜河的親朋好友,尤其是姓呂的晚輩!這個人要麼在外地上學,要麼在外地做生意。但讀書的可能性,稍大一點。畢竟根據我們對呂家的了解,他們主要在雲湖縣發展。家族中的晚輩,也基本在本地發展。”

“好。”

李峰點頭:“還請崔主任放心,我會在最短時間内,盡可能鎖定目标嫌疑人。”

“讓徐波協助你的工作。”

崔向東看向了徐波:“徐波,你們在調查期間,真要是遇到危險,就亮出你爸的招牌來!總之,你們要确保自身的安全。因為那些人敢對老陳下狠手,就是要玩命了。同樣。也要預防他們和東北那邊的人,暗中聯手。也就是說,在調查過程中,也要關注東北口音的人。”

“行,沒問題。”

徐波立即拍着心口,說:“我老子的招牌,很多時候還是很管用,能保命的。”

“隻要能保命,誰的招牌都能用。”

堅定的實用主義者崔向東,又看向了于歡:“于歡,等會兒你給于大爺打個電話。我有一些事,要向他當面彙報。”

“沒問題,我這就打電話。”

急性子于歡立即放下筷子,拿起電話快步出門。

“波子。”

崔向東又看向了徐波:“王紅剛去了彩虹鎮後,始終很老實。你可以适當的接觸、試探他一下。如果他能想做事,敢做事!以往的各種矛盾,咱們都和他既往不咎。你就說,是我說的。”

團結一切,可以團結的人。

把朋友搞的多多的,把敵人搞的少少的。

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的路,其實也沒有你想象中的那樣難走。

把這番話奉為金玉良言的崔向東,不但時刻牢記在心,而且隻要有機會就會去實踐。

對于崔向東的吩咐,徐波自然是一口答應。

晚上八點。

在于歡的帶領下,崔向東來到了于大爺家。

要不是于歡的那個電話,于大爺這個點可不會回家。

畢竟酒廠事件不但“規模龐大”,而且性質惡劣,影響很不良。

關鍵死亡的七個人中,四個是境外雇工,三個是外來投資商的中高層。

他們死亡後,各自的駐華負責人,立即高度關注此事。

尤其讓于大爺有些焦頭爛額的是——

省内外的多家報刊,都專門為本次事件開辟了專欄!

幾乎所有的專欄稿子,全都把矛頭對準了苑婉芝這個青山市長。

兩個多月之前,她還是紅遍大江南北的最美市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