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祖母,我今天才發現,族長爺爺居然這麼能說會道。”
什麼同族之間本就應該同氣連枝、相互扶持;他們以前幫扶的那些都微不足道......
言外之意,不就是讓她那便宜爹要幫扶族裡嗎?
顔老太太瞅了一眼狡黠通透的孫女,又看了看憨厚的三孫子,搖了搖頭:“不過是互惠互利罷了,有些事自己心裡知道就好了,用不着說出來。”
稻花:“别人我才不說呢。”
顔文濤一臉懵,撓了撓後腦勺,他咋聽不懂祖母和稻花在說什麼呢?
“三哥,我們到外面坐,讓孫媽進來陪祖母。”
“好!”
通往臨宜縣的官道上,一輛馬車不快不慢的走着,馬車上,一個50多歲的老漢架着馬車,在他旁邊坐着一大一小兩個少年。
大的憨厚壯實,小的軟萌可愛。
“稻花小爺,要不要唱上一曲,給老太太提提精神?”孫伯笑呵呵的看着身旁女扮男裝的稻花。
因為要趕路,稻花覺得女裝不方便,就換了男裝。
對此,顔老太太沒說什麼,反而還很鼓勵,覺得稻花聰明,這些年雖然各地都還算太平,可出門在外,能低調一些還是低調一些。
“好呀,三哥,一起。”
“行!”
稚嫩清脆的歌聲很快就在官道上響了起來。
走走停停,顔老太太也沒催孫伯趕路。
孫女和三孫子長這麼大都還沒出過縣城,讓他們多看看,長長見識也是好的。
一路上,稻花他們是遇到客棧就休息,遇到城鎮,來了興緻還要進去逛上一逛。
不過,半個月之後,當他們開始踏入北方地界,這樣的機會就不多了。
越往北走,路上的難民就越來越多。
看着路上骨瘦嶙峋的難民,顔老太太忍不住歎氣:“哎,看來去年北方的大旱還挺嚴重的。”
稻花見大片田地幹枯龜裂,心情也不是很好,一路上,話都少了很多,垂頭盯着手心處那朵宛如一顆綠痣的翠綠稻花,不知在想什麼。
“老太太,前面有家客棧,今晚我們就在這裡休息?”孫伯詢問的聲音響起。
顔老太太掀開車簾看了看客棧,見客棧還算不錯,便點頭同意了,帶着稻花和顔文濤下了馬車。
客棧就修建在城門外,來往行人比較多,道路兩旁都是馬車牛車,非常的熱鬧。
稻花對古代的一切都十分好奇,一下馬車就東張西望了起來。
“這裡人比較多,大家跟緊點,文濤,護好你妹子。”顔老太太死死的拉着稻花的手,還不忘提醒三孫子多看着點。
稻花這時很是乖巧,一隻手拉着顔老太太,另一隻手拉着顔文濤。
在顔家村,她可沒少聽說人販子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