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6章(第6頁)

  “就那樣吧。”老唐平行挨上一顆黑子:“非要說,我覺得肉體監獄論更有意思。”

  “肉體?監獄?”小孫一愣,“怎麼聽起來有點邪惡啊?”

  “想啥呢!”老唐解釋:“它的意思是說,我們每個人的肉體才是監獄,意識則是囚犯。”老唐說。

  “哦哦,有點意思。”小孫來興緻了。

  “簡單說就是,我們的意識永生不滅,而且都來自同一個地方。至于我們的軀殼,不過是一個又一個獨立的小監獄,為的就是短暫地困住我們的意識。你要覺得不好理解,把意識理解成靈魂就行了。”

  “懂了,如果真是這樣,那我們的目的是什麼呢?”小孫放下第三顆白子。

  “你覺得呢?”老唐用黑子堵住一頭。

  “不知道。”小孫很費解:“這不是吃飽撐着麼?”

  “你不明白就對了。”老唐眉毛一挑,“我也不明白,人隻要活着,就永遠不可能明白。”

  “為什麼?”小孫下另一頭的白子。

  “因為人活着就在坐牢,就是囚犯,囚犯不是真正的‘我’,自然不能明白‘我’的想法。”老唐用黑子堵住另一頭。

  “那什麼是真正的‘我’?”小孫繼續下棋。

  “意識。”老唐繼續跟棋:“不生不滅的意識,才是真正的‘你’,真正的‘我’。”

  “等等,我有點暈。”小孫拿着白子,舉棋不定:“首先,我的意識是不生不滅的。”

  “對。”

  小孫拍拍自己的胸:“然後,我的意識暫時進入到這個身體中。”

  “對。”

  “然後我不再是‘我’了。”

  “對。”

  “為什麼啊?”

  “因為當意識有了牢籠,就不再是純粹的意識,你不再是純粹的你,我不再是純粹的我。隻有我們的軀殼消亡,意識逃離監獄,重回那個不生不滅的永恒之境,我們才又變回真正的我們。那時候,我們自然會知道‘我們’當初為什麼要吃飽撐着沒事幹,鑽到一副軀殼中去坐牢。”

  “所以你的意思是,隻要我活着,我就永遠不可能知道答案?”小孫問。

  “是。”

  “那如果我不活了,我就能知道答案?”小孫反着推。

  “是。”

  小孫認真思考了下,“可我活着的動力之一就是想解開這個問題,以及其他很多問題,如果我都不想活了,說明我對這些問題也完全沒興趣了。而且按它的說法,死了的我就不是現在這個我了,等于現在的我還是不知道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“所以我不管怎麼樣,永遠解不開這個問題。”小孫繞回來了。

  “是。”

  “好好好!好好好!”小孫氣笑了:“老唐你又給我來這套是吧,完美閉環算是讓你玩明白了。”

  “你要這麼想我也沒辦法。”老唐拿着黑子,思考着下一步走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