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可這就是事實。”道衍無奈苦笑,“施主之所以不信,是因為沒聽到自己想聽的,人總是喜歡相信自己潛意識的判斷。”
“比如,貧僧若說是和燕王商議謀反,那施主大概率便信了!”
李青望着這個慈眉善目的老和尚,一股有力使不出的無力感,油然而生。
他不得不承認,人家段位确實比他高。
“我不是和尚,這些佛理對我沒用。”李青道,“我隻相信親眼所見,親耳所聞。”
道衍笑着點頭,“施主真乃真人也。”
“……”李青索性不裝了,“你到底有沒有勸燕王謀反之舉?”
“有沒有不重要。”道衍道,“重要的是燕王并無謀逆之舉。”
他坦然道,“燕王不是三歲小孩,更不是傻子,他是一個正常人,且還是藩王,隻比皇帝低一級的存在。
為了根本不可能的更進一步,搭上所有?
正常人誰會這麼幹?”
道衍問道:“你說,他拿什麼謀反?
就憑三衛?
這怕是天底下最可笑的笑話了!”
他自信道,“施主大可向皇上進言,說燕王謀反,皇上若是相信,不用施主用刀,貧僧立即當着佛祖自盡。”
李青暗暗苦笑,他明白道衍說的是實情,就算他當着滿朝文武的面說朱棣謀反,除了換來一陣嘲笑之外,不會有一人相信。
他要是個明朝土著,他也不信朱棣未來會反。
因為,明朝的藩王權力和漢晉時期的藩王差别太大了!
造反成功的幾率,比買彩票中頭獎還低。
老朱讓他監視藩王,并不是怕藩王謀反,而是怕他們禍害百姓。
若是他告訴老朱,你家老四未來會反,老朱估計連一個标點符号都不會信,他自己還會落個離間皇家親情的罪名。
“呼~”李青歎了口氣,盯着道衍,“你還沒有回答我的問題!”
道衍沉默片刻,沒有給予否認,“莫說貧僧一人勸,便是整個王府的人勸,燕王妃夜夜吹枕邊風,也是萬萬勸不動的。
以施主的才能,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!”
李青再次沉默,這場辯論賽,他輸的體無完膚。
道衍說的是實話,朱棣反不反,根本不取決于他一個和尚,甚至不取決于朱棣自己,而是取決于朝廷。
李青走了,他沒有再管道衍和朱棣之間的暧昧,而朱棣也的确沒有謀反的意圖、迹象,他甚至都想回金陵了。
但刺探北元情報的工作進行了一大半,即将接近尾聲,他也不好走開,隻好繼續無聊的枯燥生活。
白天釣魚,晚上聽箫,隔三差五跟朱胖胖玩玩遊戲,和三寶聊天解悶兒。
日子過的很快,轉眼已是盛夏。
李青去王府的頻率也高了許多,無他,王府有‘空調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