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章(第4頁)

雖然不是世爵,但也是個候啊!

燕王是皇子,他們沒話說,但李青一個小小的錦衣鎮撫使,怎麼就能封侯呢?

皇上欽封,衆将不敢反駁,但李青封侯,誰心裡也不服,甚至臉上的不滿都掩藏不住了。

李青如芒在背,如鲠在喉,苦笑道,“皇上,臣擔當不起啊!”

“咱說你擔得起,你就擔得起。”朱元璋掃了一眼衆将,“你們可有意見?”

衆将連忙拱手:“皇上英明!”

“好了,吃飯吧!”朱元璋笑吟吟地動了筷子。

滿桌的山珍海味,衆将卻都沒了胃口,甚至連李青自己也是食欲不振。

麻蛋,老朱坑我!

……

中殿大堂。

朱元璋、朱标、朱棣,爺仨圍着桌子坐下,宮女送上醒酒茶,知趣地退了出去。

“棣兒。”

“兒臣在。”

朱元璋道,“此次一共招安三萬鐵騎,回去後将其分成三支,一支交由乃兒不花統領,另外兩支,提拔兩個元人将官統領,不能讓一家獨大。”

頓了頓,“弄根骨頭吊在三人前面,讓三人形成競争關系,适當的扶持弱的,打壓強的,這樣你才能更好的控制。”

“父皇英明!”朱棣歎服,“兒臣謹記。”

“嗯,另外再給三人配上副将,實權仍讓他們掌握,這樣才能發揮出戰力,但也要慢慢滲透他們。”朱元璋抿了口茶,道,“咱給你兩年時間,務必要把這支軍隊,訓練成真正忠于咱大明的軍隊,有沒有信心?”

“兒臣有信心!”朱棣保證道。

“很好!”

朱元璋滿意的笑笑,“李青這一戰表現如何?”

“……回父皇,李青他…沒什麼表現。”朱棣讪笑道,“戰術、戰策上,他從未出過主意,對兒臣、宋國公的策略,也都全部贊同,幾乎沒什麼作用。”

朱元璋輕輕點頭,“不懂絕不裝懂,知道大局為重,孺子可教也!”

朱棣:“……”

父皇為何對李青如此偏愛,他百思不得姐,但眼下正是父皇對他感觀最佳的時候,他自不會潑冷水。

于是道:“不過此次戰役,李青确實居功甚偉,要不是他及時射殺,元人的天然眼線海東青,招安未必能這麼順利實施。”

“他能射下海東青?”

朱元璋驚詫道,“那玩意兒飛那麼高,他都能射下來?”

朱标也是一臉驚奇,他雖大部分精力都在文政上,但作為大明的接班人,軍事也沒有落下過,自然知道元人的海東青。

朱棣點頭,盡管他對李青‘吃人嘴不軟的’的行為,十分鄙視,卻也不得不承認李青的本事。

“五石弓,連開五箭,箭箭拉如滿月,當真是天生神力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