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來,繼續。”
……
朱元璋酒量不錯,也好酒,一直喝到申時末,朱棣到來才告一段落。
朱棣接到旨意,就知道肯定是被好大兒坑了,一路上罵罵咧咧,可真見到老朱,又溫順的跟個兔子似的。
“兒臣拜見父皇。”
“嗯。”
朱元璋滿臉不爽,也不讓他起來,“聽說,高熾在家連飯都吃不飽?”
朱棣:“……”
家醜不可外揚,朱标見父皇要發飙,起身朝李青二人道,“你們先回去吧,好好歇幾天,過完年開始着手軍備事宜。”
“臣告退。”二人拱手稱是。
李青沒吃到瓜,有些小小的遺憾。
出了皇宮,藍玉淡淡問道,“你懂打仗嗎?”
“不太懂。”
“既然不懂,就不應該過多幹涉軍務。”藍玉沉聲道,“此戰非同小可,你可明白?!”
李青原本也沒想過幹涉軍務,但藍玉的态度讓他很不爽,“我是監軍,有過問軍務之權,駁斥之權。”
“你……”
藍玉氣得不行,可這是朱元璋說的,他還真不好反駁。
重重一跺腳,冷哼道:“别以為被封了侯,就真能和開國28侯平起平坐了,你還差的遠呢。”
李青沒有反駁。
藍玉話雖說的難聽,但卻是事實。
那些開國功臣的功績不容忽視,李青能封侯靠的不是軍功,而是聖眷,莫說藍玉不服,滿朝文武就沒一個服氣的。
當然,這也是朱元璋希望看到的局面。
李青看得明白,朱元璋讓他繼續做監軍,并不是真要他插手軍務,而是為了讓藍玉收斂一些。
他是錦衣衛鎮撫使,而錦衣衛隻聽命于皇帝一人。
朱元璋的意思很明顯,就是告訴藍玉:你小子别太過分,你的一切所作所為,咱都會知道。
藍玉當然也明白,就是明白,心裡才不舒服,他不敢對朱元璋發洩不滿,隻能拿李青出氣。
可李青也不做軟柿子,誰想捏就捏。
基于此,仗還沒開打,主帥和監軍的梁子便結下了。
兩人劍拔弩張,對峙了許久,最終,藍玉做出讓步。
不是他大度,而是他太渴望勝利了,“軍務的事你可以過問,但皇上也說了,戰鬥一旦打響,我有絕對的權威,你不得掣我的肘。”
“那是自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