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景隆不請自來,叨擾了。”
“李公子客氣。”李青不好拒人門外,伸手道,“請進。”
李青幹笑道,“寒舍太過寒酸,今日太陽正好,不若在院裡曬曬太陽可好?”
“永青侯清正廉潔,景隆欽佩。”李景隆點頭,“未嘗不可。”
李青:“……”
别這樣,你還是恢複嚣張嘴臉吧,求求了……李青真的遭不住這樣的李景隆。
二人來到桌前坐下,紅袖奉上熱茶。
簡單寒暄兩句,李青進入正題:“不知李公子來,所為何事?”
李景隆放下茶杯,歎道:“父親病逝,身為兒子,應當陪伴在靈前侍奉,然,北伐在即,皇上令我随軍出征,順帶參與戰備事宜。
國事大于家事,李家受國恩重,景隆自不敢怠慢。
永青侯有北伐經驗,去年與燕王征讨北元,戰功赫赫,景隆心向往之,想跟永青侯取取經,還望永青侯不吝賜教。”
李景隆姿态放的很低,一副要拜師的樣子。
李青臉色怪異,暗道:“若以後曆史重演,這厮成就戰神果位,被人知道自己曾賜教過他,那可真就釘在恥辱柱上下不來了。”
他委婉道,“令尊是大明最有為的武将之一,下官豈敢班門弄斧?
若李公子真想取經,不如去找永昌侯,我不知兵!”
李青不想夾在二人中間,再者,他就是個混子,真不懂軍事。
“永青侯莫要妄自菲薄。”李景隆拱手道,“景隆真是誠心求教。”
李青:“……”
他哪裡教的了,就算真的能教,他也不願意教,無他,太敗名聲了。
李青敷衍幾句,便把話題引向了别處,好在李景隆也沒窮追猛打,順着他的話題往下談。
他這才明白,李景隆并不是來讨教兵法戰策,而是來跟他套近乎來了。
李青暗暗納悶兒,自己怎麼就成香饽饽了呢?
自己的人格魅力這麼大嗎?
一番長談下來,李青對這位纨绔的印象改觀了許多,撇開曆史上的‘戰神’名号不談,單論接人待物,李景隆真的成長了很多,和先前有着天壤之别。
日暮降臨,李景隆才起身告辭:“明日便要開始着手戰備事宜了,永青侯,咱們明日見。”
“明兒見。”李青笑着點頭,“我送李公子。”
……
翌日,兵部衙門。
李青、藍玉、李景隆彙集于此,東道主兵部尚書陪着小心靠邊站。
洪武朝的兵部尚書,就是個擺設,根本沒什麼實權可言。
藍玉昨日被李青擺了一道,也沒個好臉色,大馬金刀地坐在主位,頤指氣使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