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章(第3頁)

李青從中挑選了看着順眼的年輕男女,分散在前後院,而後将府上的規矩說于他們聽,為其安排了住所,并一人發了些錢,讓他們置辦生活用品。

忙碌了一上午,總算是把下人的事辦好了。

中午簡單吃了點兒東西,李青起身趕往皇宮。

老朱這麼夠意思,他自然也要拿出個工作态度來。

新家離教坊司遠了,但距離皇宮近了,隻有兩裡半的腳程。

……

禦書房。

李青到時,朱标已經在批閱奏折了。

見他過來,朱标指了指對面的椅子,“無需多禮,坐吧!”

頓了頓,“你左手邊是孤批閱好的奏疏,你對朝政還不了解,先看看學學經驗。”

李青拱了拱手,坐下翻閱起來。

沒多久,他就逐漸失去耐心,太枯燥了,武将的奏疏還好,字寫得難看了點兒,但幾乎都是大白話,簡單明了。

文臣就不同了,好家夥,那長篇大論下來,光是誇皇上的就占了過半篇幅,個别奏疏,明明幾句話就能闡述明白,卻能寫上千字,甚至數千字,着實讓人頭疼。

李青暗暗觀察朱标,隻見他眉頭習慣性的皺着,拿着奏折逐字逐句的看,看完之後眉頭皺的更深了些,沉吟好一會兒,提筆寫下處理方針。

而後又拿起另一本,周而複始。

這太子,活得真累啊!

李青感歎,想想後面的正德、嘉靖、萬曆、天啟,一個比一個會玩兒,一個比一個懂得享受。

相比之下,這個史上最有地位的太子,日子過得甚至不如一個百姓開心。

李青很少見朱标笑,他的眉頭似乎永遠都在皺着,似乎永遠都有處理不完的煩心事。

這一刻,李青竟有些心疼。

“怎麼了?”朱标擡起頭,嗓音溫和,“有哪裡不懂嗎?”

李青收回心神,拱手道:“太子殿下,臣有一事想問問殿下。”

既然老朱讓他參政,他自然可以過問朝事。

“說吧!”朱标放下手中的奏疏,“什麼事?”

李青道,“關于調和漢人、元人矛盾的事,藍玉他……”

頓了頓,“皇後受辱,雖然保密措施做的很好,但那個公主是清楚詳情的,加上人沒了,北元皇帝難免不會心中有怨……”

“這不妨大礙。”朱标難得露出笑意,“元人與我漢人不同,尤其是回到草原後,元人更是恢複了他們原本的習俗,北元皇帝的可敦多了去了,一個妃子對他而言,并不那麼重要。”

“這樣啊!”李青稍稍放了心,“那…皇上準備如何安排他呢?”

“在京師給他建造一座府邸,給其王侯待遇,皇子也要留在京師,公主、大臣,則是分散去北平、大甯、大同這些區域,由他們出面,在大明官員的輔助下,與元人進行調和。”

朱标一臉欣然,“等元人說漢話、穿漢衣,再過上幾代人後,就都是我漢人了。”

第126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