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章(第2頁)

接下來就順利多了,安排住所、發放農具、種子、教授他們耕作技巧。

元人的住處和漢人相近,但并不是混居,畢竟剛開始接觸,還需要時間磨合。

老朱是個明白人,知道最初的時候手段要溫和,于是給部落族長封了個七品官,由他繼續管理部落,但他要聽從朝廷調遣;

與之同時,讓布政使着人教授他們漢話,以及漢人禮節,為民族融合煞費苦心。

三個月後,又有一個近五千人的部落投入大明懷抱。

一樣的流程又走了一遍,一切安好,元人不是洪水猛獸,他們也是人,知道好歹。

在大明不用風刮日曬,也不用擔心被大部落劫掠,相比荒涼而又充滿危機的草原,這裡繁華、富足,好的不是一點點。

李青心滿意足,曆史的巨輪已經偏移,正在朝着好的方向發展。

他仰臉望天,輕輕笑了,“若真有大勢之說,那這就是大勢!”

第135章

歲月如梭

又待了一個月,李青見調和事宜步入正軌,讓王謙等屬下好好配合衙役,又和北平布政使一番長談。

布政使自從被王謙威脅後,對李青的态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,畢竟被錦衣衛盯上實在不是一件好事。

不止如此,幹活也更加賣力。

李青也知道真要上綱上線的徹查,大明官員沒幾個幹淨的,以老朱貪污超五十兩上斷頭台的标準,這厮多半逃脫不了。

在這個充滿人情世故的時代,能堅守本心分文不取的官員太少了,隻要活幹得漂亮,有點小瑕疵也沒必要揪着不放。

這位布政使的政績确實不錯,有能力,也無害民之舉,就是酷愛甩鍋有些煩人,别的也沒什麼了。

李青敲打了他一番,照例拜訪了一下燕王,和小胖做了個告别,而後返回京師。

回到金陵時,已經入秋了,剛好躲過江南最酷熱的那段時間。

隻休息了一日,老朱就讓他繼續去禦書房,幫着朱标批閱奏疏。

老朱是懂壓榨的!

日子再次趨于平靜,李青的生活很有規律。

上午和紅袖下下棋,聽婉靈彈彈琴,享受憐香按摩;下午去皇宮幫着朱标處理一些奏疏。

晚上就忙了,有時和三女共情,有時藍、李、徐登門,與他們共飲,有時拉上同僚人情世故。

總之,小日子過的很不錯。

徐達的背疽被李青治愈後,身體逐漸恢複過來,甚至走路都不佝偻了,身子骨愈發健朗。

李青受邀去魏國公府喝了幾次酒,看其模樣,再活個十來年也不是不可能。

李景隆徹底擺脫了纨绔形象,兵書從不離身,待人接物,舉止雍容。

加上他眉目疏秀,顧盼偉然,除了略遜李青,顔值這方面沒一個能打的,對外口碑非常不錯,老朱對這個外甥孫也很是喜愛。

不過,老朱對另一個着重培養的人,就有些意見了,藍玉的義子領着一幫狐朋狗友去酒樓大吃大喝,完事兒後非但不給錢,還把酒樓老闆打成重傷,最後更是把人家酒樓砸了。

這事鬧得很大,一直憋着勁兒文官集團可算是逮着了,彈劾藍玉的奏疏鋪天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