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章(第4頁)

“所以到現在你依然是涼國公,不然你早就涼涼了。”李青道,“不過,即便抛開這個原因,僅是你的那些義子,打着你涼國公幌子狐假虎威,皇上也會生厭。”

李青歎道:“相識一場,我也不願見你遭難,言盡于此,至于你聽不聽,就看你自己了。”

藍玉無言,沉默許久,起身抱拳一禮,“謝李兄良言相贈!”

……

李青依舊過着悠閑的生活,而藍玉回去後沒多久,就和大量義子解除了關系,隻留下不到十個義子,行事也收斂許多,不再那麼嚣張。

大明持續利好,北平、大甯、大同等地皆有元人投奔,數量雖不算多,但形勢持續利好。

有好消息,自然也有壞消息,毛骧不滿現狀,欲再次拔高錦衣衛的影響力,将近乎結案的胡惟庸案,再次搬了出來。

一時間,逐漸趨于平靜的朝堂,再起波瀾。李青勸了幾次,但後者聽不進去,還說他如今位高爵顯,自然無欲無求。

李青無奈,隻好勸朱元璋。

不料,朱元璋卻道,“标兒太過仁厚,咱不在死前幫他清除這些不法勳貴、悖逆大将、貪官污吏,日後他坐上皇位,将舉步維艱。”

李青靜默無言。

……

光陰似箭,日月如梭。

時間總在不經意間溜走,如白駒過隙,轉瞬即逝。

洪武二十一年,盡管李青使勁手段,仍是沒挽回脫古思帖木兒的生命。

至此,北元徹底終結!

而随着這位皇帝去世,融合事宜也受到了極大阻礙,自洪武二十一年之後,再也沒有元人投入大明懷抱。

但大明這幾年的付出,也并非作無用功,元人雖然因為自己皇帝的死,對大明産生了疏離感,卻也沒有進犯大明邊疆。

朱元璋厚葬了北元皇帝,而後修訂了新政策,如:加大茶馬貿易,收購人參、雪蓮等藥材,收購皮貨……

等等措施,大大緩和了雙方關系,畢竟劫掠大明,付出的成本也高,有生意可做,他們也不願把腦袋别在褲腰帶上讨生活。

和平對大明帶來的利好實在太大了,百姓日益富足,經濟越來越好。

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,但朝堂上,卻是血雨腥風。

官員個個膽戰心驚,處理政務的效率也低下許多,朱标的壓力更大了,已經有了早衰迹象。

李青不敢怠慢,針灸、藥湯、甚至暗暗以真氣治療,好一通忙活,總算是将朱标身體狀态扭轉過來。

但生理上的病李青能治,心理上的他就無能為力了。

因為朱元璋的殺戮,父子倆經常吵架,但每次都是朱标敗北。

李青多次勸谏,但老朱根本聽不進去。

甚至還常稱:國之儲君,若連這點壓力都承受不住,那以後也不要當皇帝了。

朱标很剛,也時常回怼過去,稱:這太子不當也罷!

結果,換來的卻是老朱的一通臭罵。

朱元璋老了,他知道自己時間不多了,兒子是什麼人他太清楚了,生怕兒子會因仁慈壞了大事,不在死之前為兒子把路鋪得平坦坦,他死了都不閉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