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臣…明白!”李青心頭湧現一股暖流,卻又有種深深的無力感。
曆史的迷霧正在一點點揭開……
幸運的是,他所看到的是本質,不幸的是,正是因為看清了本質,他才明白想要改變有多難。
就如現在,他再也說不出,支撐朱棣上位的正确性觀點了。
這一刻,他似乎明白了師父說的大勢,所謂大勢,便是本質。
古人傻嗎?
不,一點都不傻。
朝堂上,随便揪出一個人來,哪個不是打敗無數對手,才脫穎而出的,後世的大學生根本比不了。
老朱能從一個碗,到一個國,又豈是泛泛之輩?
第143章
郁悶的朱棣
朱元璋做了一系列防控措施,按住了藩王,控制了軍隊。
同時,把朱允炆、朱允熥兄弟倆召進乾清宮,與自己同住,嚴令後宮妃嫔不得以任何方式接觸二人。
違令者,斬!
老朱通過老辣手段,将奪嫡之争,控制在了僅限于朝堂鬥法。
制定好了規則,老朱輕飄飄來了一句:國之儲君,需慎之又慎,衆卿有何意見?
好嘛,一向不對付的文臣武将,立即紅着眼開撕。
雙方就好比積怨已久的仇人,終于簽了生死狀,登上擂台。
既分高下,也決生死!
而老朱,則是裁判,偶爾還會吹個黑哨膈應人。
……
李青遠離了朝堂争鬥,帶着老朱的聖旨趕往北平,趕到之時,已是寒冬臘月。
北平的氣溫很低,南北溫差如此大,李青一時間都有些不适應。
先找個客棧住了一晚,吃飽歇足,第二日才去辦正事。
看着門匾上,燕王府三個大字,李青籲了口氣,走上前道,“欽差李青,兼錦衣鎮撫使,遵皇上旨意,有要事見燕王,頭前帶路。”
看門的下人見他一身飛魚服,哪裡敢說半個不字,立即恭敬行禮,點頭哈腰地為其引路。
前院客堂,李青椅子還未坐熱,朱棣就領着老婆孩子匆匆趕來,雙方開始走流程。
先是朱棣一大家子行大禮,李青代為受之;接着,朱棣一大家子起身,李青挨個見禮;最後,李青取出聖旨,朱棣一家再跪。
“燕王接旨。”
“臣,朱棣接旨。”
李青展開聖旨,吸了口氣,威嚴道:“奉天承運皇帝,诏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