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章(第7頁)

李青将戰果寫成奏折,讓屬下加急送往朝廷。

忙完這些,李青總算是閑了下來,他現在真想趕回京師,不僅是想幾個妮子了,更想知道争嫡結果。

但老朱明确讓他來避禍,他也不能不識好歹。

打完了仗,朱棣又被禁足了。

沒辦法,李青也不想這麼絕情,但聖旨讓禁足啊!

之前那是為了抵抗異族,眼下異族打跑了,自然不能讓朱棣瞎溜達。

功勞,他沒有絲毫水分的上報了朝廷,但禁足還是得禁足。

朱棣郁悶的不行,雖然他理解,但不妨礙他看李青不爽。

半個月後,朝廷的旨意下來,老朱對四兒子大加褒獎,賞賜也極為豐厚,足足五十萬寶鈔,以如今的購買力,這當真不少了。

李青也收到了賞賜,準确的說,是大餅!

人老朱說了,不管誰做了儲君,都給他一個太子太師銜,同時也告訴他,在北平好好待着,藩王禁足期限不到,不得回去。

李青歎了口氣,明白這争嫡比他想象的還激烈,而且,他能感覺得到,老朱在這件事上犯了難。

畢竟,老朱才是裁判,其實最終誰赢,就是他一句話的事兒。

朱允熥雖年幼朱允炆,但他是嫡子,按照立嫡立長的規矩,應該是他。

但問題是常氏死後,朱允炆他娘被扶正了,這也就是說,朱允炆也成了嫡子,而且還是嫡長子。

但續弦和原本的正妻,是否享有同樣待遇,尤其是在選皇儲這樣的大事上,李青也搞不清楚,不知道朱允炆算不算嫡長子。

不過他看得出來,老朱喜歡朱允炆,比喜歡朱允熥要多些。

确實,不管品性,還是待人接物,朱允炆都全方面碾壓朱允熥,而且朱允炆更聰明,還頗有乃父風範。

相比之下,朱允熥則完全符合他這個年齡段,應有的表現。

當然,這不怪朱允熥,孩子有娘教跟沒娘教,差别太大了。

也不能怪朱标,他整日累成狗,根本沒有時間教兒子,真要怪,就隻能怪朱允熥命苦。

将心比心,李青若是本地人,也覺得朱允炆更适合做儲君。

不過,這并不是說朱允熥就沒有優勢,相反,他的優勢更大。

第一,他娘常氏是明媒正娶正妻,朱允炆算不算嫡子尚在兩可,但朱允熥是真正的嫡子。

第二,便是常家、藍玉,雖然常遇春已經故去,但常家的勢力,在勳貴中絕對是巨無霸的存在;

而藍玉風頭正盛,俨然是時下第一武将,爵位、影響力,在第一梯隊都屬于拔尖兒存在,他可是朱允熥的舅公。

這兩家加起來,那可是妥妥的無敵。

所以,朱允熥優勢很大!

而朱元璋之所以如此重視勳貴,除了重武輕文,想以勳貴壓制文臣之外,還有另一層考慮。

大明一共有三股勢力,一個文官集團,一個勳貴集團,再一個是藩王集團。

老朱之所以一再容忍藍玉,就是為了給朱标培養政治财富,以達到勳貴集團、藩王集團相互制衡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