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章(第10頁)

沒辦法,兩個人的世界容不下三個人。

“李青。”朱棣強行插話,“本王已有兩年未見過父皇,他還好嗎?”

“皇上安好。”李青回了一句,便和小胖繼續剛才的話題。

朱棣再次打斷,一臉自責道,“身為人子,不能侍奉在父皇身邊,實在是……有違孝道。”

“王爺守好邊,就是對皇上最大的孝了。”李青一招接化發,将朱棣後半句噎了下去。

李青知道老四打的什麼算盤,笑道:“王爺若實在思念皇上,可以寫一封書信,下官這就讓屬下加急送往京師。”

“本王……”朱棣一滞,索性不裝了,直接攤牌,“本王思念父皇甚重,相思之苦遠非一封書信能解,本王…想去京師拜見父皇。”

不等李青說話,他又道:“你是知道本王的,本王向來重情義。”

潛台詞不言而喻,李青自然明白,也知道老四在想什麼。

皇儲未定,他隻要去了京師,進入父皇視線,什麼都不用幹,就能達到目的。

這些年來,衆皇子之中數他最出彩,加上剛打了一場大勝仗,他一去,争嫡大戰勢必會重新洗牌。

但這終究隻是朱棣的臆想,真實情況并非如此。

“殿下……”

“李青。”朱棣抓起李青的手,情真意切的……畫餅道,“若能讓本王一解相思之苦,本王一生銘記。”

都是場面人,犯忌諱的話誰也不會說,但在語言藝術的加持下,意思誰都懂。

李青知道朱棣不甘心,也理解他的心情,但老朱已經下定決心立皇孫了,事情已成定局,即便老四去了,也不會有絲毫改變。

“殿下的思念之情,對皇上的孝心,感天動地,然……”

“李青。”朱棣的手抓得更緊了,“是本王想見父皇,若事後父皇責罰,我一人擋下,絕不讓你擔丁點兒責任。”

李青暗暗無語,說得好聽,朝堂之上哪個不是人精,一個也忽悠不過去。

他索性也攤牌了,“下官若帶殿下回京師,那就等同于表明态度、表明立場,文臣不是傻子,勳貴也不會看不出來,何況聖明的皇上?”

朱棣老臉一紅,但又實在不甘心,隻得繼續畫大餅:“李青,本王最重情義,你隻要同意帶我去京師,他日……你懂的。”

李青苦笑搖頭,知道今兒這茶沒法再喝下去了。

起身道:“下官還有些事情要忙,失陪了。”

“你不能走。”朱棣一把拽住他,旋即又覺得這樣太過失禮,幹笑道,“就是聊聊天兒,本王不會勉強你的。”

說是不勉強,但手一直拽着李青,就是不松開。

這要是換個人,李青都要大耳瓜子扇上去了,但朱棣畢竟是藩王,他還真不能動粗,隻好無奈坐下。

李青知道,今兒不讓朱棣死心,無論如何也不走了,于是道:

“殿下,文臣的态度你可知曉?”

朱棣呆了呆,臉色有些憤懑的點頭,“知道一些。”

文臣嚷嚷削弱藩王勢力,甚至讓老朱停止分封,這些不是一天兩天了,朱棣又豈會沒有耳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