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翻了個白眼,“嘴嚴點兒,要是提前透露出去,咱剝了你的皮。”
“不敢不敢。”
衆所周知,老朱的剝皮從來不是形容詞。
李青心裡震驚,他不明白是哪裡出了問題,這回自己可一點兒也沒幹涉啊,為何老朱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呢?
難道是變故還未到時候?
……
午朝,群臣齊聚。
争嫡戲碼已經不知上演過多少次,群臣行完君臣之禮,不待老朱開口,便自發開始站隊。
禮部尚書率先出班,“皇上,大皇孫仁厚賢德,有太子風範,可堪大用。”
話剛落音,吏部侍郎出言反駁:“此言差矣,立嫡立長,二皇孫才是最佳人選。”
禮部侍郎出班,再駁:“大皇孫生母便是太子妃,立嫡立長理應是他。”
“非也,大皇孫出生在前,生母升任太子妃在後,由此可得,大皇孫仍是庶出,
豈不聞,商纣王與微子啟乎?”
“哈哈……大謬之論。”另一人出班,“嫡長子繼承制,自周以後才開始,你拿殷商舉例,簡直可笑。”
“附議,漢武帝也是庶出,但生母升任皇後,一樣被立為太子,由此可得,隻要生母是正妃,便是嫡出。”
“呵呵,不敢苟同……”
……
李青也叫不上來官員名字,不過看着這些飽讀詩書的群臣,引經據典的辯論,還是挺刺激的,比看大戲刺激多了。
看了看老朱,非但不急,還似乎很享受這種感覺。
就好比兩個拳擊手打擂,而老朱就是那個裁判,且是說誰赢,就誰赢的裁判。
他可以輕易決定誰赢,之所以不說,隻是為了多看一會兒熱鬧罷了。
你不急,那我也不急……李青繼續看戲。
不得不說,這些人是真的有才,個個引經據典,給李青惡補了很多曆史知識。
兩刻鐘後,朱元璋看夠了熱鬧,輕咳兩聲,嘈雜的大殿立即安靜下來。
老朱瞥了李青一眼,李青會意,當即奏道:“皇上,微臣以為,二皇孫可堪大用。”
“嗯,愛卿言之有理,甚合朕意。”朱元璋笑道。
刷——!
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青身上,眼睛裡充斥着驚愕和憤怒。
支持朱允炆的一方恨他,因為李青支持的朱允熥。
支持朱允熥的一方恨他,則是因為李青避禍避了大半年,上來就要奪從龍首功,他們哪裡受得了。
俺們忙活了半年,整夜整夜的點燈熬油,到了分果子的時候,你這個看熱鬧上來就拿大頭,這吃相也太難看了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