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青想了想,問:“到時候你能集結多少兵馬?”
“五六萬吧!”
“不能更多了嗎?”
朱棣苦笑,“時間不允許啊,這已經是極限了。”
李青沒再說什麼,擡頭看了眼‘奉天靖難’的旗幟,騎上馬,返回金陵。
……
七月初,李青一身是傷地回到京師,将朱棣造反的事告訴小小朱。
“燕王真的反啦?”朱允炆大驚失色,立即吼道,“來人,召集文武百官,開大朝會。”
齊泰盯着李青,一字一頓道,“燕王既然反了,永青侯為何還能回來?”
“我是趁夜偷馬返回來的,沒看到我一身是傷嗎?”李青怒道,“難道非讓我死在北平,你才開心是吧?”
“我……”齊泰噎了一下,哼道,“永青侯當真好本事。”
“不要吵了,大敵當前,我們要君臣一心。”朱允炆滿臉嚴峻,“當務之急是把叛亂平息。”
“皇上說的是啊!”黃子澄對李青心懷感激,替他說話道,“齊尚書也不想想,永青侯若是有異心,還會回來禀報皇上嗎?”
齊泰一怔,不再言語。
朱允炆有些慌,“幾位先生随朕來,我們去朝會上議個方案出來。”
大半時辰後,文臣武将陸續到齊,得知燕王真的反了,盡皆駭然。
文臣們一個個慷慨激昂,嚷嚷着去平叛,而武将卻一言不發,靜靜地看着文臣表演。
打仗是會死人的,這些個文臣又不會上戰場賣命,他們當然不怕,但武将對戰場的殘酷卻是門兒清。
朱允炆最怕四叔,如今四叔起兵造反,他更是心驚肉跳,全然沒了主心骨。
“諸位…愛卿,燕王反了,你們可有良策?”
“皇上勿憂。”方孝孺拱手道,“我大明百萬大軍,區區一個燕王,還不是手到擒來?”
“不錯!”黃子澄附和道,“朝廷王者之師一到,燕王隻能束手就擒!”
頓了頓,“微臣舉薦曹國公李景隆,做征虜大将軍,一舉蕩清禍事。”
“臣附議。”工部侍郎出班附和,“曹國公在捕魚兒海大敗北元王庭,他一出手,必将拿下燕王!”
藍玉老神在在的眯眼養神,雙耳不穩窗外事。
李景隆瞥了藍玉一眼,臉上發燙,幹咳道,“捕魚兒海一戰,非本國公一人之功。”
“曹國公何須自謙,征虜大将軍之位,舍你其誰啊?”禮部尚書道,“征讨燕王,非曹國公莫屬。”
“皇上,臣也附議。”
……
文臣之所以一股腦的支持李景隆,是因為當初争嫡之時,李景隆是站他們一邊兒的,屬于自己人。
此外,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