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章(第5頁)

例子太多了,數不勝數。

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,靖難之役,幾乎沒有寫過朱棣多少人,都是寫南軍多少人。

最最詭異的是白溝河之戰……數次刮大風,每次都是向着朱棣,大風竟能把李景隆的帥旗旗杆刮斷。

若帶着辯論的眼光看明史,很多詭異之處,将會迎刃而解。

還有,為什麼軍隊不直接造反?

因為沒必要,明明有退路,誰赢都不算輸,幹嘛要造反?

靖難之後,武将之中,朱棣除了鐵铉,甚至連平安盛庸都沒殺,他們是自殺,朱棣壓根就沒動武将。

若真是武将個個下死手,以朱棣的性格,掌握大權之後,會這麼寬容?

書不盡言,青紅不想糊弄讀者,青紅想輸出的是真正的大明,真正雄才偉略的永樂大帝,而不是無腦吹捧。

………………

第20章

老表給力

進入十一月份兒,北平的天氣愈發寒冷,晚上氣溫零下十幾二十度,士兵們苦不堪言。

好在大帥愛兵如子,很會體諒人,軍心依舊。

不過,嚴寒的天氣也為大軍攻城,帶來了極大麻煩。

無他,燕王世子命人晚上往城牆澆水,結冰後異常光滑,攀城難度直線上升。

加上久攻之下,明軍也打疲了,到點就吃飯,吃完還得歇會兒,搞的城上小胖都不好意思了。

——老表真給力!

朱高熾母子确實守得好,但更重要的是,朝廷大軍沒拼命。

事實上,打到現在五十萬大軍基本沒多大損失,真要死命攻城,能破依舊輕而易舉。

臨近中午,大軍撤回,然後炊煙袅袅,埋鍋造飯。

李景隆搓着手,哈着氣,罵道:“真他娘的冷啊,燕王咋還不回來,娘的,這下連個退兵理由都沒有。”

李青也很是無語,嘀咕道:“老四心真大,老婆孩子還要不要?”

而此時的朱棣,還在趕回的路上。

并且,已經臨近北平了。

傍晚,朱棣令士兵駐紮,望着已經清晰可見的北平城,長長舒了口氣。

“張玉,傳令下去,大軍休整一晝夜,明晚夜襲南軍。”

“是。”張玉拱了拱手,回去傳令。

這時,朱能撥轉馬頭來至近前,皺眉道,“殿下,折騰了這幾個月,兵是多了,但…咱們的糧草卻不多了,最多也就夠十餘日。”

朱棣也有些頭疼,士兵不比百姓,隻要有口吃的,餓不死就成,人家是要上戰場拼命的,不僅要讓人吃飽,還得讓人吃好。

畢竟,這不是老朱那會兒,何況他又是造朝廷的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