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章(第7頁)

該賞的,本王會賞,但你倆也得出力,誰也别想偷懶。”

三人聊了許久,直到傍晚時分,才興盡而散。

……

翌日,清早。

李青一大早,便來了奉天殿廣場。

群臣跪了一地,衆志成城地求朱棣登基稱帝。

兵部尚書茹瑺,哭的稀裡嘩啦,不停嚷嚷着:“國不可一日無赤膽忠心,感天動地!

但朱棣堅持不肯,極力表示:“本王隻是靖國難、清君側,絕不是當皇帝來的。”

群臣再勸,朱棣再駁。

如是者三,朱棣一臉糾結,最後實在推脫不過,隻得歎道:“罷了,請太後來定奪吧!”

不久,三寶請來了朱允炆的娘親,呂氏。

朱棣悲痛道:“嫂子啊,我那苦命的侄子耳根太軟,被人利用,聽信身邊大臣齊泰、黃子澄的讒言,攪得大明天下大亂;

弟弟我為了咱老朱家的大明江山,才出兵勤王,沒想到……唉!

我那大侄子太傻、太天真,不理解我這當叔叔的良苦用心,竟然…可惜我想救他都來不及……”

翰林編修楊榮,立即取出紙筆,搖頭晃腦的記道:“上,望見宮中煙起,急遣中使往救,至已不及;

上哭曰:果然若是癡騃耶?吾來為扶翼爾為善,爾竟不諒,而遽至此乎?”

稱呼由‘燕’變‘上’,用意不言而喻。

呂氏強顔歡笑:“叔叔力挽狂瀾,乃國家忠臣,建文不辨忠奸,緻國家大亂,生靈塗炭,然…逝者已矣;

國不可一日無君,還望叔叔莫負衆臣所請,扛起大明江山社稷。”

“嫂子你怎麼也……”朱棣一臉無奈,“弟弟從未想過……”

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!”茹瑺扯着脖子大呼,青筋直冒。

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……!”群臣應和。

“你們……唉!”朱棣一臉無奈,歎道:“罷了,侄孫年幼,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,本王隻好暫為監國。”

群臣大呼:“皇上聖明!”

茹瑺立即取出昨夜點燈熬油,寫下的登基诏書,慷慨激昂的宣讀起來……

第2章

恢複祖制

朱棣登基的第一件事,就是厚葬建文,然後辍朝三日,以示哀悼。

當然,他也沒閑着,叫上老和尚一起,商讨大封靖難功臣之事。

本來也叫了李青,但李青婉拒了,畢竟他和靖難大将不熟。

經過商議,賜封如下:朱能,獲封成國公,世爵;丘福,獲封淇國公,世爵;張玉,追封榮國公,谥忠顯;陳亨,追封泾國公,谥襄敏;鄭亨獲封武安侯,世爵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