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青舒服地靠在躺椅上,院裡鋪着層落葉,夕陽餘晖下,熠熠生輝,看着賞心悅目。
~
臘月,六十餘艘寶船盡數造好。
江南的織造局、江西的瓷窯、大明各地茶葉……源源不斷地運來京師,為海上貿易做着準備。
與此同時,朱棣也完成了調兵,甚至連水師都調了過來。
萬事俱備,隻欠東風。
很快,這東風就來了。
安南一個王室成員被找到,在宣慰司的護送下,來到大明驿館暫住。
朱棣得知消息喜不自勝,午朝時,當着文武百官的面接見。
“小臣陳天平,拜見大明皇帝陛下!”
這位安南王室漢話說的不錯,雖然帶着濃重口音,但至少能聽懂。
但另一個人說的什麼,就聽不懂了。
“平身!”朱棣和顔悅色道,“朕聞如今安南掌權者,非你們王室成員,而是一個姓黎的外戚代為執政,這是何故啊?”
陳天平謝禮起身,旋即又跪了下來,哭訴道:“求大明皇帝陛下為小臣做主。”
“哦?”朱棣很上心,問道:“你有何冤屈?”
“回皇帝陛下,建文……啊不,洪武三十三年,外戚逆臣黎季犛,謀害了國王,後又逼得五歲的外孫禅讓王位!”
陳天平憤聲道:“皇帝陛下,黎季犛根本不是代為執政,他就是篡奪王位啊!”
“嘶~”
驟聽如此消息,群臣無不嘩然,這個瓜屬實夠大。
朱棣聞言暴怒:“黎季犛好大的膽子!”
陳天平一見有戲,立即順杆往上爬,“安南是大明的藩屬國,還望皇帝陛下為小臣做主。”
頓了頓,又道:“黎季犛不止欺騙了皇帝陛下,而且他還強行入侵大明藩屬國之一的占城,并效仿大明,賜予朝服、官印,讓占城稱臣。”
陳天平指着另一人道,“他就是占城國王派來朝貢的使臣之一,半道被黎季犛劫了,他僥幸逃脫。”
那人阿巴阿巴的點頭,表示陳天平說的對。
“放肆!”
“大膽!”
“狂妄!”
這下,不僅是朱棣,群臣盡皆暴怒,黎季犛這麼做,無疑是在挑戰大明的權威。
文臣之怒猶勝武将,一個個叭叭個不停,強烈要求嚴懲黎季犛,但就是不提發兵征讨,隻是建議讓朱棣派人問罪。
出乎他們預料的是,朱棣欣然答允,并未一意孤行的發兵,而是朝陳天平道:“你是老國王的什麼人?”
“回皇帝陛下,小臣也是老國王的孫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