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無永樂打下堅實基礎,何來仁宣之治?
大規模的北伐,勞民傷财的通運河、建新都,大造寶船、将大批量華美之物銷往海外……
表面看,都是耗資彌巨,屬于賠本的買賣,但實際上并非如此。
耗資彌巨是真,獲利頗大,功在千秋也是真。
且,利遠大于弊!
不過,站在百姓的立場來看,朱棣并不算是個好皇帝,甚至還不如建文,至少人建文還減了好幾撥賦稅。
而朱棣呢,是,也減了賦稅,但沒幾年又加回來了,更是達到了大明之最,遠超洪武時期。
大明是強了,但百姓過的苦。
富紳更是苦不堪言,暗地裡沒少罵,但也隻敢暗地裡發牢騷。
文臣對上這麼一位武皇帝,也是欲哭無淚。
他們對朱棣的怨念遠勝朱元璋,盡管朱棣殺的人,遠沒有朱元璋多,但,朱棣搶錢啊!
隻可惜,朱棣不是建文,可以随意拿捏。
文臣縱有怨念,也隻能憋着。
這種矛盾正在逐漸加大,隻是懾于朱棣的皇威,沒人敢發作罷了。
…………
ps:青紅睡落枕了,好難受啊,晚上還有一章,寶子多擔待066706
第42章
論大明國運
雞鳴寺。
道衍日常做着功課,十分虔誠,木魚敲地很有節奏,并未因李青到來而中斷。
李青也沒有打斷,找了張蒲團坐下,等着道衍完事兒。
一刻鐘後,木魚停下,道衍笑問,“今兒怎麼有閑來這兒啊?”
“皇上說你病了,讓我來給你看病。”李青道,“既然身體不适,還是不要做功課了,好好歇養才是。”
“年紀大了,生病很正常。”道衍不以為意,“做功課習慣了,一天不做,念頭就不通達。”
李青笑了笑,望聞問切一番,開了副藥方。
“早晚各一次,飯後服用。”
“多謝永青侯。”道衍收起藥方,笑道:“永青侯醫術高超,卻也沒有恢複容貌的手段嗎?”
“你這人……”李青沒好氣道,“哪壺不開提哪壺,我好心給你看病,你卻揭我傷疤?”
道衍笑了笑,意有所指道:“永青侯似乎和别人不一樣。”
“每個人都不一樣。”李青打岔道,“就拿你來說,都快八十了身子骨還挺硬朗,估摸着再活幾年不成問題。”
道衍:“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