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,不會瞬間恢複,而是一點點變好,在此過程中,人口減員之多,簡直恐怖至極;
莫以為人口的銳減,都是打仗造成的,天災才是罪魁禍首。”
道衍抿了口茶,繼續道,“唐末、五代十國、宋初,這個時間節點,再次出現了嚴寒天氣,所造成的影響……唉!
一而再,再而三的出現這種極寒,你覺得這是巧合嗎?”
不待李青回答,道衍又道,“根據貧僧推算,最遲二百年,這種天氣還會如約而至,絕非人力能改變。”
李青沉默良久,又問:“地呢?”
“土地兼并呗。”道衍攤了攤手,“土地兼并曆朝都有,但曆朝都無法改變,避免;
是當權者不想嗎?
不,是不能!
皇帝也是人,個人是無法做到治理天下的,皇帝管百姓,需要官僚代理。
官僚沒有權勢便管不住百姓,皇帝就要賦予官僚權勢、特權。
但官僚也是人,人皆有私心,他們除了為皇帝謀利外,還會為自己、為家族謀利。
于是,官僚便會依仗權勢,來兼并土地,這也是為何曆朝以來,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根源所在。”
李青籲了口氣:“說說人吧!”
道衍說得口渴,一口氣飲盡杯中茶,這才繼續道:“先說百姓吧!
如果把大明所有的财富,比做一張大餅,那從上到下,一層一層分下去,到了百姓手裡,就隻剩一點兒碎餅渣了,現在大明還年輕,吏治相對清明,加上有前朝末期做比較,所以他們不會亂,
但,随着人性的貪婪,國君更替之中對官員的約束下降,從上到下的層層盤剝會變本加厲,當百姓的利益,不斷被自上而下壓縮到極限後,他們必反!”
李青點頭,這些他也有所明悟,但道衍說的更透徹。
“大師高見。”
“呵呵……”道衍笑笑,“說完了百姓,再說說官吧!”
“自古文武不兩立,可以說,自王朝建立之日起,文臣武将的矛盾就開始了;
文武之争,說白了,就是權勢之争,也作利益之争。
江山是武将們打下來的,所以在建國之初,文臣大多不是武将對手,但這種情況并不會持續多久。
因為治理天下,需要文臣!
當此時也,文官必和武将争權奪勢,當然,武将也會反擊,但随着開國功臣的逝去,他們的影響力會嚴重下滑;
在此期間,如果武将豁得出去,便會造成大動亂,如果沒有,那麼武将集團必須做出妥協。
而作為皇帝,是絕對不會讓武将豁出去的,因此,曆朝以來,文武之争,都是以文臣勝利而告終。”
道衍長長籲了口氣,笑道:“以上種種,便是貧僧對天、地、人的诠釋,永青侯以為然否?”
李青苦笑點頭:“大師高見。”
道衍把所謂的大勢,講得尤為透徹,可正因為透徹,才更讓人絕望。
至此,李青總算徹底明悟了師父的話:大勢不可逆,需順勢而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