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章(第5頁)

在這種模式下,國家運行更為順暢。

其實朱棣如此,并非為了偷懶,而是他和文臣的矛盾太深了。

主要原因便是海上貿易,文臣對他恨之入骨,盡管臉上不敢表現出來,但心裡相當排斥。

除非朱棣能停止下西洋,不然雙方關系好不了。

幸賴,有小胖在,有他居中調和,國家施政一直很平穩。

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小胖反而更像是大明皇帝,因為他推行的政策,行使的權力,比朱棣還要多。

為此,朱棣沒少給小胖穿小鞋。

小胖不是朱标,他也不慣着老子,挨了訓就曠工,搞的朱棣一點脾氣都沒有。

沒辦法,現在的大明,離了小胖還真不行。

不是朱棣不行,而是他太能折騰了,通運河、建都、北伐……大明财政一直處于緊張狀态,而财政這方面,他又不在行。

若非小胖從中斡旋,夏原吉等人摳摳搜搜,大明甚至有崩潰的可能。

這些,朱棣當然也明白,但不妨礙他看好大兒不順眼。

~

禦書房。

李青将刊印好的《永樂大典》交給朱棣,“皇上請看。”

朱棣接過,打開走馬觀花的瞅了幾眼,點頭道:“印的不錯,這一冊的成本價多少?”

“五百文。”李青道,“不過随着刊印,成本會越來越低,但為保證持續收益,也不能刊印太多。”

“嗯。”朱棣又問,“作價幾何?”

“五兩,還得是銀子。”

“啊?這……”朱棣心虛道,“這會不會太黑了啊!”

成本的十倍的價格,饒是心黑的老四,都覺得太黑了,“這樣有人買嗎?”

“當然有。”李青笑道,“首先,勳貴不差錢兒,他們自己不識多少大字兒,但對子女的教育都很重視,自然願意花錢買;

其次,文臣的俸祿雖不高,但絕大數文臣都來自江浙、江西等南方富庶之地,家裡大多都不差錢,他們買得起。”

李青自信道:“皇上,這可是永樂大典啊,盡管是印刷的副本,但有皇家出品這層身份,他們絕對趨之若鹜。”

頓了頓,“如果皇上不怕辛苦,還可以将價格再翻上數翻!”

“哦?”朱棣對錢很感興趣,因為沒有錢,他的那些大事兒,都做不了,“什麼辦法?”

“限量版大典簽名。”李青道,“永樂大典封面,若再添上皇帝親筆題上‘永樂’二字,其價值更上層樓,官員們還不得當傳家寶啊?”

“朕寫倆字兒就這麼值錢?”

李青笑着點頭:“皇上乃九五至尊,題的字當然值錢。”

聞言,朱棣情不自禁地咧起了嘴,旋即覺得有失帝王風範,清了清嗓子,道:“這件事兒就交給你了,賺了錢,朕重重有賞……”

巴拉巴拉畫了陣兒餅,朱棣又道,“大典發行後,肯定有人謄抄,到時候估計就不值錢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