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2章(第6頁)

“很好。”馬哈木道,“擊潰明軍主力後,你帶着兩萬大軍,去截斷他們糧草供給,然後從後方反攻。”

這一刻,他野心空前膨脹,“全殲明軍之日,就是我們反攻大明之時,入主中原,指日可待!”

衆将個個臉孔漲紅,終于,不用再過這種風刮日曬的日子,可以返回中原了。

一想到中原的富庶,他們就激動的想要發狂。

……

這邊,明軍在擊潰瓦剌小股部隊後,再次進軍。

這一路,經曆了十數戰,每一戰都是碾壓式大勝,不過建樹卻不大,因為瓦剌軍的規模實在太少了。

大軍又連續前行數十裡,一場像樣的仗也沒打上,僅遇到幾支數十人的瓦剌小隊,似乎在特意為明軍指路。

帥營裡。

朱棣展開地圖,仔細觀察良久,笃定道:“決戰即将到來!”

“戰場在哪兒?”朱瞻基問。

朱棣指着地圖一角的多山區域,“前方五十裡,忽蘭忽失溫!”

……

第54章

決戰忽蘭忽失溫

一晝夜的休整,明軍将士再次龍精虎猛。

天蒙蒙亮,朱棣便令斥候兵前去打探消息,同時,下達作戰指示,做戰陣部署。

……

晨曦灑在草地上,熠熠生輝;灑在甲胄兵刃上,寒光深深。

十餘萬大軍開啟了新征程,奔襲數千裡,終于迎來了決戰,打完這一仗就可以回去,将士們士氣高漲。

朱棣神采奕奕,盡管一把年紀了,但在這種時刻,仍是無法保持平常心。

朱瞻基更是滿心激動,期待着最終決戰。

唯有李青一臉淡然,十分平靜,他明白此戰不會有任何意外。

因為在朱棣的缜密安排下,馬哈木的計謀再如何詭谲,也無濟于事。

這一次,朱棣将明軍所有潛力,都徹底激發了出來,在這種作戰方式下,不懼一切陰謀。

大軍一路前行,皇帝親征,對士氣的正向影響,不是一般的大,連各路主将也是如此,都想在皇上面前好好表現一把。

同樣的軍事才能,皇帝親征和大帥帶兵,有着雲泥之别。

三十裡,二十裡,十裡……

距離目标戰場越來越近,大軍仍在有序不紊的前進。

斥候兵沒有趕回來,但不回來,也相當于是一種反饋。

大軍繼續前行,進入忽蘭忽失溫地帶,此處多山脈,最适合大軍掩藏,同時,也是騎兵沖鋒的最佳場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