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6章(第1頁)

自己人,這是自己人,以後得多走動走動……

第65章

盆滿缽滿

朝堂亂哄哄的,這次朱棣卻沒阻止,最終,他下定決心讓老二就藩。

孫子已經十六歲了,經過他這些年的調教,再加上時常和武将泡在一起,已經具備做未來儲君的資質,有他兜底,依舊可以延續以武抑文的策略。

朱棣看不上大兒,卻對大孫子尤為喜愛,這一點和他老子朱元璋一樣。

昔年,朱棣十分憤懑父皇隔輩兒親,如今輪到他,卻也是如此。

終于,朱棣活成了他最讨厭的樣子!

早朝散後,文臣看向李青的眼神愈發和善,出宮的路上,不時有官員上來攀談。

伸手不打笑臉人,李青來者不拒,跟誰都能說上兩句,一副很好說話的樣子。

漢王就藩,文官集團振奮異常,一個個比過年還開心。

不過,有人歡喜,就有人憂。

而最憂慮的莫過于當事人,漢王朱高煦。

憨憨沒想到自己會輸,太子禁足、内閣下獄、尚書被貶、侍郎被斬,種種情勢都在表明,他離太子之位近在咫尺。

甚至,昨兒要不是李青幹預,他這會兒估計就是太子了。

他怎麼也沒想到,僅過去一天,局勢就來了個大反轉。

可憐憨憨,根本沒意識到自己能留在金陵,不是他有能力留下,而是老爹要他留下。

乾清宮。

朱高煦聲淚俱下,“父皇,你忘記了靖難之時的諾言了嗎?”

他真的很悲憤,這不是玩人嘛?

“朕說什麼了?”朱棣疑惑道。

“世子多疾汝當勉勵之!”

“……”朱棣臉上一熱,讪讪否認,“朕沒說過。”

朱高煦都驚呆了,好半晌才回過神來,頓時怒火中燒,“父皇你怎麼能這樣?”

“什麼這樣?”朱棣詫異道,“高煦你咋老說胡話呢?”

“我……”

朱高煦一大男人,硬生生被朱棣的無恥給氣哭了。

“父皇我何罪之有,要把我發配、流放?”朱高煦吼道,“靖難之役,我的功勞就小了嗎?

我舍命作戰,為的什麼?

父皇允諾過我什麼,父皇當真都不記得啦?”

朱棣到底心虛,要擱平時,兒子敢這麼沖他說話,早大嘴巴子甩上去了,但今日卻異常慈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