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8章(第10頁)

雖然百官心中不爽,但國策總算是提上日程,并逐步在已經清丈出田畝的地方施行。

事态進展,出乎意料的順利,其中,少不得漢王朱高煦就藩的原因。

犧牲漢王一人,幸福萬千百姓。

永樂新政進行的如火如荼,李青這個倡議者卻無比清閑,具體實施有戶部夏原吉,上下調和有吏部蹇義。

除了給皇後看病,李青基本沒啥事兒。

其實,清閑的不止是他,朱棣也很閑,誰讓他有好大兒呢?

在小胖的運作下,新政進行地有條不紊,事實證明,文官要是用心做事,大多數能力還是很強的。

當然,這些都是小胖為他們争取了福利,他們家族的賦稅享有七折優惠。

小胖為了給官員們争福利,在朝堂上硬剛老爹,父子倆差點打起來,總算是為官員們保住了利益。

群臣感激涕零,就連武将都對小胖的偏見大大降低,他們也有大量土地,小胖的堅持讓他們都享受到了實惠。

再鬧心的事兒,一旦有人比他還鬧心,那他的心情就會好很多。

文官就是這個心理,新政無法阻止,能有這個結果,倒也不是不能接受。

拿錢辦事,自古皆然。

太子為了他們付出這麼多,他們也不會讓太子白白付出,幹起活來,相當賣力。

當然,更重要的是不賣力幹活,優惠取消。

真正倒黴的都是那些沒關系、沒背景的地主富紳,攤丁入畝後,那些人交稅可都是交十成。

第74章

物價上漲

富紳心裡苦,但隻能忍着,老實接受朝廷的新政。

因為他們所依賴的官吏,為保全自己利益,直接和他們劃清了界限,沒有了官員保護,他們就是一頭肥美羔羊,任人宰割。

終究,這是一個封建社會,帝王隻要穩住臣子、軍隊,資本家根本不是個兒。

皇帝的話就是法,皇帝的話就是理。

正所謂:死道友不死貧道。

朝中各位大佬已經定了調子,地方官自然不會拿自己仕途、身家性命開玩笑。

百姓身上的枷鎖被卸下,甭提有多開心了,尤其是家裡耕地少,甚至沒耕地的佃戶,更是高呼:皇上聖明。

這樣的好事兒,他們想都不敢想。

百姓是最容易滿足的,他們要的不多,隻要不挨餓、能活下去就可以了。

……

禦書房。

朱棣聽完李青提出的新國策,眉頭微微皺起,良久,不發一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