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0章(第8頁)

之所以如此順利,是因為朝廷兼顧了官紳利益,他們享受七折稅收優惠,受到的利益沖突并不算大。

有時候妥協一下,也沒什麼不好。

真要一刀切,這政策根本落實不下去。

即便如此,經過戶部計算,以後大明每年的賦稅也能增長三成以上。

攤丁入畝後率先在江南落實,少地、無地的百姓徹底解放,進城打工的越來越多,手工業也得到蓬勃發展。

諸如:家具業、女紅業、胭脂水粉、裁縫鋪……

無形中又給大明帶來了一波稅收,同時經濟也得到了發展。

不過,人口的流動,也給各地官員帶來了很多麻煩事兒,反對解除限制的聲音,源源不斷地送往京師。

人一流動,事兒也就多了,這種情況無法避免。

~

禦書房。

朱棣罵罵咧咧,含娘量極高,“一個個就知道訴苦,多幹點兒活咋啦?

再說了,百姓隻限在本州縣活動,他們還是管那些人,有什麼好委屈的?

娘的,整日就知道瞎逼逼,有寫奏疏的時間,也辦好幾件事兒了。”

“李青!”

“臣在!”

“這國策是你提的,你得負責。”朱棣氣哼哼道,“你有計沒?”

李青讪讪道:“有是有,隻不過…皇上應該不會同意。”

“你不說怎麼知道朕不會同意?”朱棣沒好氣道,“快快說來。”

“很簡單,漲俸祿!”

“你放屁……!”朱棣大怒。

這點,他跟他老子一個樣,都是一毛一拔,連措辭都一樣,“老子給他們的俸祿夠使了,還有剩餘呢。”

“……皇上你先别急。”

“不用說了,漲俸祿是不可能的。”朱棣斷然道,“朝廷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,做人要知足,做官亦如是。”

頓了頓,“你是知道朕的,朕不是小氣的人,但錢不能這麼花。”

第80章

朱棣的痛點

朱棣花起錢來确實不小氣,但在官員俸祿這塊兒卻摳搜的緊。

“給他們的夠多了,這個沒商量。”朱棣道,“你想想其他辦法?”

“恕臣無能為力。”李青忍不住揶揄,“又想馬兒跑,又想馬兒不吃草,哪有這麼好的事兒?”

朱棣惱了,“那你倒是說說,他們怎麼就多跑了,明明人還是那麼多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