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0章(第10頁)

他是洪武十五年來的京師,迄今已有三十多年,當時的年紀算二十的話,如今也才五十多,當然用不着拐棍兒。

他給人的年齡,和朱棣相當,都是五十多奔六十的人。

李青也尋思着,再過幾年,打造一根黃金拐杖。

無他,錢多任性!

朱棣沒好氣地瞥了他一眼,語氣溫和下來,“都這個年紀了,還在意什麼外表,這面具以後别戴了,你這傷是為了大明受的,誰敢說三道四,朕剁了他。”

“謝皇上。”李青笑道,“戴習慣了,現在摘下來反而不習慣,這樣也挺好。”

“随你吧!”朱棣也沒勉強,“走,去前殿聊會兒。”

随着歲數增長,昔日那個英姿勃發的燕王,如今也露出疲态,不複昔年勇武,說的也都是以前的事兒。

人一上了年紀,就喜歡說年輕時候的事兒,朱棣也不例外。

禦膳房送來酒菜,三人有邊吃邊聊,道衍不沾酒,但不耽誤吹牛逼。

不過,大多都是朱棣在說,兩人聆聽。

“當初父皇跟征戰天下時,我不到十歲便敢單槍匹馬地去尋他,父皇還誇我呢。”朱棣感歎道,“那時候呀,就不知啥是怕,身體裡仿佛有使不完的勁兒……”

朱棣絮絮叨叨,中心思想是父皇對他期望甚高,對他的寵愛僅次于大哥朱标。

李青明白,這是朱棣心虛的體現,得位不正是他永遠痛點,希望以這種方式,證明自己是太祖除懿文太子之外,最看重的人。

建文修的太祖實錄被朱棣廢了,自己重修了一遍,其中夾雜了不少私貨,就是掩飾自己的心虛。

說起來,朱棣也是個可憐人,建文在位時他戰戰兢兢,他登基後,還是戰戰兢兢,怕遭人唾罵,怕建文卷土重來,怕……以後到了地下,無顔面對父親。

李青籲了口氣,認真道:“皇上,其實……太祖有想過把大位傳給你。”

“當真?”朱棣一滞,呼吸都便的急促起來,“父皇真想過,傳位于我?”

李青點頭,“嗯,隻是礙于大局,怕開了藩王入主大寶的先河,後世子孫有樣學樣,不得已而為之。”

“我就知道,我就知道……”朱棣猛灌了一口酒,胸膛劇烈起伏,好一會兒,激動的心情才緩緩平複下來。

“父皇思慮的是,若換了我,隻怕也會做一樣的決定。”朱棣歎了口氣,但依舊欣喜。

“起居官!”

起居官連忙走上前,很機靈地開始記錄,走上還念叨着,“壬申月,上宴太師、少師;

太師曰:太祖有意傳位于上,然……”

“都是建文小兒使壞。”朱棣補了一句。

起居官呆了一下,隻好順從記錄。

李青哭笑不得。

待起居官記完,朱棣便将他打發了,繼續吃喝暢聊。

~

朱棣心情大好,飲了不少酒,臉龐通紅,有了幾分醉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