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5章(第7頁)

唐賽兒起義來得快,去的也快,從起事消息傳到京師,到勢大,再到被鎮壓,前後總共月餘時間。

動亂被鎮壓後,接下來,便是清算的時候了。

朱棣不是心慈面軟之人,這次的動亂根本不是民變,什麼隻懲惡首,脅從不問,白蓮教都冒出來了,再不殺還留着過年?

于是乎,所有俘虜全部被砍頭,這還不算完,他們的妻小被官府沒收為奴,男丁淪為工奴,女丁淪為官妓,永世不得翻身,子子孫孫皆如為奴。

朱棣要樹立典型,震懾天下!

讓全天下看看,加入白蓮教的下場。

這就完了?

不,還有!

山.東布政使、參政、參議、按察使、按察副使、佥事……所有高官皆斬!

——罪名是包庇、放縱叛亂。

但朱棣的怒火遠不止如此,他以此罪名,開始徹底清算,凡是白蓮軍去過的地方,地方縣官、縣丞、主簿、刑名、獄卒、捕快……不僅是官,吏也沒放過,全部砍頭。

大明的官不多,但吏不少,朱棣這一下子,就殺了三千多人,不可謂不狠。

至此,消息傳遍天下,官員對白蓮教忌憚,到了談虎色變的地步,連帶着正規寺廟也受到了波及。

為了頭上的烏紗帽,也為了小命兒,地方官開始對寺廟、尼姑庵進行嚴厲排查,很多和尚、尼姑被迫還俗。

雖然不仁道,但無形中也提高了社會勞動力,這些人整日敲敲木魚,啥活不幹就有大把香油錢,整就是吸百姓血汗。

他們的還俗,有百利而無一害。

朱棣在位十八年,前十七年加在一起,也沒這一個月殺的人多,殺的群臣膽寒。

尤其是文官,更是心膽欲裂,仿佛看到了太祖在向他們招手。

朱棣殺的這些人,幾乎全是文官體系的人,武将基本沒動。

趁着這次機會,朱棣再次擡高武将地位,對參與鎮壓叛亂的将官挨個封賞,戰死的士兵、将官,撫恤金豐厚。

同時,朱棣也為武将樹立了一個典型,正面典型。

山.東沿海負責防備倭寇的都指揮衛青,一步登天,直接升至山.東指揮使。

朱棣此舉,無疑在表明:朕是愛你的,跟着朕幹,吃香喝辣!

這一套相當管用,武将盡皆歸心,紛紛上奏疏,贊同遷都。

穩住軍隊,朱棣的腰杆登時就硬了,文官集團也知大勢已去,捏着鼻子紛紛促請。

不料,這時朱棣卻不幹了,表示清算沒完。

首惡唐賽兒還沒找到,這事兒不能就這麼算了,懷疑有人在包庇唐賽兒,要嚴查、徹查。

地方清算完了,該清算朝堂了!

第96章

遷都

“算了吧父皇,差不多行了。”小胖勸道,“不能再殺下去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