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7章(第3頁)

李青唏噓不已,曆史再次上演,東廠這個機構到底還是設立了。

明朝的著名太監,王振、劉瑾、魏忠賢,都是東廠廠公,這個機構可謂臭名昭著。

不過,就眼下而言,朱棣設立東廠也無可厚非。

遷都、下西洋、攤丁入畝一系列舉措,嚴重傷害了官紳利益,連皇宮三大殿都敢燒,再不壓制,隻怕會出現更大的亂子。

隻不過,利益團體一旦形成,再想撤去就難了。

第101章

大明有錢了

東輯事廠組建速度超乎預料的快,隻兩日功夫,便定下了骨幹人員。

當然,主要是骨幹不多,提督一名,千戶一名,百戶一名;掌班、司房……若幹名,總共不到五十人。

不過他們的權力可不小,緝查、抓人,都在他們的職責範圍之内,并且,錦衣衛審訊,他們有旁聽之權。

這一來,錦衣衛的權勢大幅度縮水,行使權力也有了掣肘。

東輯事廠提督也是燕王府出身,正是站班太監小林子,他資曆不如三寶,但勝在年輕,才三十多歲,這個年紀對太監來說,正值當年。

——太監普遍都很能活!

三寶珠玉在前,小林子也希望像三寶那樣,闖出一番事業出來。

自從三寶下西洋,他就成了所有太監的偶像,平日太監們提到三寶,腰杆都挺直了幾分,就出了這麼一号人物,他們相當維護精神領袖。

太監自卑,褲裆裡少了一嘟噜,自覺矮人一截兒,如今機會來了,自然要好好表現一把。

朱棣知道錦衣衛樹大根深,想靠這幾十人和錦衣衛分庭抗禮,根本不可能,所以,對東輯事廠相當扶持。

在東安門北側給他們劃了辦公場所,另,又額外撥了五萬兩銀子,令其招募人手。

該說不說,這些太監雖然沒啥文化,但辦事能力并不差,工作積極性那叫一個高。

這天,李青随朱棣來到東廠查看進度,不由大感詫異。

不到半月時間,就招收了八百餘番役,且個個威猛高大,廠子辦得挺像那麼回事兒。

唯一讓李青不爽的是,東廠衙門大堂,供奉着嶽飛畫像。

就……離譜!

武穆在天有靈,若是看到這一幕,不知會作何感想……李青忍不住問:“公公,為何要懸挂嶽武穆的畫像啊?”

“呃呵呵……”小林子笑道,“咱家也沒多大本事,對皇上就是一個‘忠’字,嶽武穆他老人家最是忠君,咱家就佩服他。”

朱棣聽了解釋,神色從疑惑變為滿意。

李青摸了摸鼻子,也不好說什麼。

……

出了東廠,朱棣籲了口氣,笑道:“看到了嗎?”

“什麼?”

“太監并非一無是處。”朱棣道,“沒有機會也就罷了,一旦有了機會,誰也不比誰差多少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