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7章(第5頁)

一部尚書的落馬,讓群臣噤若寒蟬,直到這時,他們才意識到這群沒把的厲害。

百官叫苦不疊,好不容易和錦衣衛緩和了關系,又蹦出個東廠,這日子……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!

東廠和錦衣衛不同,這個部門由太監掌權,文官集團可以交好錦衣衛,卻打死不願和太監交好。

無他,要臉!

這時的文官,還是有底線的。

不管怎麼說,錦衣衛也算是大明的官員,皇帝的臣子,屬于同僚;但東廠是什麼,掌權的閹人,皇帝家奴而已。

他們從骨子裡看不起太監,在他們眼中,太監比妓女還要低賤。

當然,武将們也看不慣東廠。

對于東廠,文臣武将統一戰線。

但東廠太監并不在意,他們立了功,領了賞,幹勁兒更足了。

所有太監,向三寶看齊!

不得不說,現階段的東廠還是不錯的,既能辦事,又十分忠誠。

在東廠入局後,朝局再次回歸了平靜,遷都風波徹底平息,甚至很多人都不再抱有遷回去的想法了。

當此時也,朱棣改北平為京師,并重新做了一套帶有京師字樣的官印,送回金陵。

至此,大明正式定都北平,而金陵則成了陪都。

金陵是太祖的發家地,并做了數十年的京都,朱棣也不敢直接廢除,并且,保留了行政機構。

于是,大明朝有了兩個京師,一個南京,一個北京。

……

五日後。

三寶回歸,朱棣停了午朝,宴請百官,為三寶接風洗塵。

東廠提督、千戶、以及檔頭對于偶像的回歸十分開心,他們雖然沒有入席的資格,但也腆着臉來參加了酒宴,瞻仰一下偶像。

給皇上、太子、太孫、偶像倒倒酒什麼的,忙得不亦樂乎。

這些人本就是伺候人出身,個個嘴兒跟抹了蜜似的,很會暖場,惹得朱棣笑聲朗朗。

朱棣很開心,搖錢樹回來了,能不開心嗎?

“三寶,這次賺了多少錢?”朱棣問。

三寶放下酒杯,回道:“由于出海的時間太長了,消耗了一部分,但仍比上次要多不少,而且還攜帶了大量的永樂米種子,以及土……永樂豆。”

他笑道:“這次帶了很多種子,僅需種植一次,大明以後就不會再為種子發愁了。”

朱棣拍了拍三寶肩膀,感慨道:“辛苦了,大明有你,真是一大幸事!”

“皇上過譽了。”三寶矜持道,“若無皇上聖明,大明豈有今日?”

“哦?哈哈……”朱棣心中暢快,他很久都沒這麼快意過了,本想吟詩一首,奈何肚子裡沒啥墨水,隻得道,“來,喝!”

三寶是朱棣的心頭寶,同樣,也是大明的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