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口少了,待遇自然就高了,地主富紳握有大量土地,但他們自己是不種地的;
不管是将地租出去,還是雇長工幫着種,地主為了不讓手裡的耕地荒着,都會開出更好的條件。”
李青點頭,“皇太孫所言極是。”
接着,又道:“皇上遷都北方,其目的就是延長戰略縱深,于謙,你應該知道洪武朝南北榜案吧?”
于謙點頭,雖然他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,但讀書人出身的他,自然聽過當年的南北榜。
李青道:“那一年,南方人出盡風頭,北方人卻無一人題名,多大的諷刺?
不說洪武朝,就拿你這一屆來說,一百五十餘進士,南方就占了一百二,這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?
難道我大明隻有南方半邊天下?”
于謙啞口無言。
許久,他起身作揖,“于謙謹受教。”
“坐,不必如此。”李青溫和笑道,“你剛入仕途,對百姓心存憐憫這是優點,但皇上着眼的是天下,朝廷施政更是要以大局為重;
當然了,你說的那些,朝廷自會做出拿出解決方案,遷徙本身就是為了百姓,為了大明江山社稷,大略方針并沒有錯。”
于謙點頭:“下官明白,不過……下官隻是一個都給事中,沒有什麼話語權啊。”
“不,你有。”李青、朱瞻基同時開口。
李青解釋道,“你雖隻是七品都給事中,但同時也是言官,頒發新政,朝堂定會扯皮;
曆經三大殿縱火案之後,現在的六部堂官不會自己出面,大多都是讓言官充當喉舌,發動輿論攻勢,給皇上施壓,他們從中和稀泥。”
于謙緩緩點頭,面色凝重,他現已初步發現了朝堂險惡。
第106章
于怼怼
“尚書,皇太孫。”于謙沉聲道:“可能讓于謙入朝堂?”
李青、朱瞻基對視一眼,朱瞻基果斷道:“可以!”
“如此,多謝了。”于謙起身作揖,轉身就走。
“不吃飯啦?”
于謙回頭,周身散發着一往無前的氣勢,“下官要準備一下,失陪了。”
望着他離去的背影,朱瞻基語氣難掩欣賞,“青伯你眼光果真不錯,此人非常人。”
旋即,又話鋒一轉,“然,凡事需謀而後動,僅有匹夫之勇,可解決不了問題。”
“不要太早下結論。”李青笑着道,“且看他明日表現再說。”
朱瞻基輕輕點頭,“不過,他一人恐獨木難支,得給他找幾個幫手,那些個北方士子,都被我安排進了六科左右給事中,明兒正好可以派上用場。”
“嗯,可行。”李青笑道:“時間不早了,你還是盡快行動吧,這飯改天再吃,不能誤了正事兒。”
“好吧!”朱瞻基揉了揉肚皮,埋怨道,“這麼大的國策你怎麼不早點說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