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謙難掩鄙夷,不過也懶得再跟他一般見識了,直接問道,“侍郎覺得百姓遷徙,這項國策如何?”
“咳咳…國策本身還是好的。”刑部侍郎是真怕了于謙,硬着頭皮道,“但方法要用對,要照顧到百姓。”
于謙點頭,朝左右問道,“諸位大人以為如何?”
群臣沉默無言,尚書不吭氣,侍郎就是最大的了,侍郎都不敢說話了,誰還敢硬頂?
這時,吃了半天瓜的朱棣起身,“既然衆卿沒有意見,那國策就先定下了,蹇愛卿。”
“臣在!”
朱棣道,“這幾個給事中直言、敢言,皆是可造之才,升任都給事中可妥當?”
“妥當!”
從七品轉正七品,不算躍遷,又是當着百官的面,這個面子得給……蹇義拱手道,“臣下朝後就辦。”
朱棣點點頭,又深深看了于謙一眼,卻沒說獎賞他的話,“散朝,衆卿有奏本的話,留折待閱吧!”
頓了頓,“以後六科都給事中上朝,可入大殿。”
不待群臣有所反應,朱棣已走下玉階,從一旁的禦道出了大殿。
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……!”
百官照例行禮,南方官員内心五味雜陳,充滿氣苦。
這次,皇帝遵從規則,但他們還是敗了,而且是敗在了他們擅長的領域。
第108章
朕真想把你腦袋劈開
中殿。
朱棣抿了口茶,輕笑道:“你眼光不錯,這個于謙的确是個人才,不過……”
緩了口氣,朱棣微微搖頭,“這樣的人,在官場上是走不遠的。”
“初入仕途,心存正義者,又豈隻于謙一人?”李青微微一笑,以杯蓋刮了刮浮在水面上的茶葉,抿了一口,“那幾個給事中不同樣如此嗎?”
“赤子之心,彌足珍貴,大明需要新鮮血液。”李青沉吟道,“至于以後……以後的事誰又能說得準?
人都會成長,今日于謙能以太祖之名,說的群臣啞口無言,焉知他以後沒有别的辦法。”
朱棣怔了一下,輕輕點頭,“他若是能夠再圓滑,就更好了。”
李青笑了,“皇上此言差矣,于謙不過一個七品都給事中,想在朝堂上有所作為,隻能如此,不然,那些個南方官員,又豈會那麼容易閉嘴?
至于圓滑……那群文臣倒是圓滑,可若大明都是那樣的臣子,是大明的悲哀,不能舍本逐末不是?”
頓了頓,李青斷言道:“于謙絕對是個可造之材,皇上莫要隻看今日朝堂,就斷定他的未來。”
朱棣怔了一下,啞然失笑道:“你似乎對他期望甚深啊!”
李青笑着點頭,雖然他對于謙并不熟悉,但能力挽狂瀾者,絕不是隻會硬剛,不會變通之人。
在那種局面下,能扶大廈将傾,靠的隻能是能力,而非一張嘴。
朱棣詫異的看了李青一眼,在他的印象裡,這厮幾乎沒誇過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