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刑宦官行禮應是,擡死狗似的将三人擡出衆人視野。
唇亡齒寒,群臣臉色難看,心中既怒且懼。
朱棣換了個更舒服的姿勢,懶懶的說:“縱容賊寇禍害百姓,其心可誅,衆卿以為然否?”
靜了片刻,群臣先後拱手回道:“皇上聖明!”
“嗯。”朱棣掃了一側站立着的官員,“此次查案由東廠主辦,你們監督、協同調查,都說說成果。”
大理寺、都察院、翰林院……朱棣看到誰,誰立刻低頭,不知是被剛才的一幕吓着了,還是不怕得罪人,不敢打頭陣,亦或說,兩者都有。
朱棣視線最終停留在于謙身上,“可有進展?”
“有。”于謙嗓音清朗,穿透風雪,直入人心。
有人腿肚子顫得更厲害了。
朱棣臉色略微溫和:“說。”
“據查,福.建走私瓷器,大多出自江.西新淦,源頭是一個叫金元寶的人。”
“這名字…真讨喜。”朱棣點頭,“繼續。”
“金元寶燒制大量瓷器,在福.建各地都有銷售,其中過半都流入了建安縣。”于謙繼續道,“建.安最大的買家,是一個叫楊大海的人。”
“金元寶,楊大海,大海上撈金元寶……”朱棣戲谑,“有點兒意思。”
待朱棣說完俏皮話,于謙接着說道:
“金元寶燒制的瓷器,大半都賣給了楊大海,楊大海低價出售,甚至都不賺錢,微臣查過,這些瓷器的購買者,皆是老弱婦幼,”
頓了一下,“微臣大感疑惑,繼續暗中調查,發現這老幼把瓷器買回去後,很快就會遇到賊寇劫掠,但賊寇‘心腸很好’,并不為難這些老幼,反而會留下一筆錢;
後經查實,這些賊寇劫掠的都是自己的家,而搶來的瓷器盡數流往海外,七成銷往日本,三成銷往朝.鮮,
微臣向林公公要了幾個東廠番役,抓住了個落單的賊寇;
經過審問得知,賣瓷器賺來的錢,他們老大也隻分到三成,七成利潤都要交出去。”
“交哪去?”
“一個姓楊的老闆。”于謙緩了口氣,“據那賊寇交代,那位楊老闆在京城有人。”
“誰?”
“内閣大學士!”
“内閣的?”朱棣掃了眼好大兒,又看向群臣,“那個……内閣姓楊的出來一下。”
少頃,楊士奇,楊榮出班,接着走向禦前。
“微臣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……!”
“嗯。”朱棣點點頭,卻不提平身的事兒,轉而看向于謙,“說完啦?”
“還沒。”于謙耿直道。
“那你繼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