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7章(第8頁)

李青是看得明白,兩人肯定存在着行賄受賄的勾當,隻是誰也不敢捅破,更是明白金元寶上面有人,不止是金幼孜。

不過,這并不重要,不管這金元寶的後台多硬,都沒他的後台硬。

李青放下茶杯,走到金元寶跟前蹲下,溫和道:“本欽差喜歡敞亮人,你若老老實實配合,保你無恙,反之……”

聲音略微轉冷:“你能不能活着出去,就不一定了。”

“您雖是欽差老爺,但也不能罔顧大明律法。”金元寶嘴上恭敬,但依舊硬氣,“草民無罪。”

李青嗤笑,擡手在他的領口扯了扯,剝開外面的布衣,露出精美的絲綢小衣,“大明律載有明文,

農戶許穿紬紗絹布,商賈隻許穿布,若農戶家中有一人經商,同樣不許穿紬紗;

這還不算犯罪?”

李青冷冷道,“洪武年間,有商人僅是鞋子上繡了圖案,就被太祖剁了腳,你這一身綢緞,你說該當如何?”

“草民……”金元寶瞬間啞火,額頭直冒冷汗。

商賈不能穿絲綢他自然知道,光天化日他也不敢穿,都是在家偷偷穿,不過,他是半夜被人衙役強拽出來的,當時隻來得及套了件布衣,根本沒想到這層。

“老爺饒命,饒命啊……!”金元寶這回是真怕了,磕頭如搗蒜。

能不怕嗎,往嚴重了說,他這是僭越之罪。

李青倒也不想在這種事上上綱上線,因為他覺得老朱這規定不合理。

百姓雖然能穿紬紗絲絹,卻買不起,商賈買得起,卻不能穿,實在有些……不可理喻。

李青也曾建議過老朱,不必過于嚴苛的規定子民服飾穿搭,但被固執的老朱否了。

不過,老朱也不是誠心拿人開涮,之所以有如此規定,是因為老朱出生在元末亂世。

當時窮苦的百姓飯都吃不上,而有錢的富紳、地主,卻是個個衣着華貴,穿金帶玉,甚至和公侯勳卿沒有區别。

老朱認為,富人窮奢極欲,窮人連飯都吃不上,會造成國家不穩定。

而且,他覺得富人如此奢侈,幾乎和王侯無異,沒有上下尊卑也不行,元朝滅亡,跟這個有很大關系。

于是,老朱對百姓的服飾做了極緻入微的規定。

比如:以衣服的顔色、布料,來區分士農工商;百姓不得用金、玉、珍珠……做飾品,隻能用銀。

老朱這麼做,是為了劃分階級,以此鞏固皇權。

老實說,這一招很有效果,但也等同于開了曆史倒車。

自秦二世而亡,奴隸制徹底破滅後,封建王朝開始興起,随着朝代的更疊,社會風氣整體是朝着開放發展的,尤其是到了大唐。

風氣之開放,不弱于後世太多。

一直到宋朝,還一直保持着這種開放,到了元朝開始開倒車,大明在元朝的基礎上,又往回開了一把。

清朝……則更嚴重,不禁徹底奴役了百姓,還來了個閉關鎖國。

大明禁海基本名存實亡,事實上,有明一朝海商基本沒斷過,而清朝的海禁,他是真的禁。

其實,要是曆朝曆代都延續漢唐風氣,且逐步開放下去,早就達到後世的開放了。

當然,那樣的話,封建王朝估計早就結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