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9章(第5頁)

李青根本不講道理。

“欽差大人放心,下官一定盡數剿除所有倭寇。”劉海信誓旦旦,楊慶緊随其後,補充道:“絕不讓欽差大人失望。”

“那樣最好。”李青警告,“倭寇剿除針對的不是這一次,而是長治久安,若治标不治本,他日倭寇再來劫掠百姓,那麼……你們依舊要死。”

二人倍感壓力山大,卻也不得不應承下來。

“去忙吧!”李青揮了揮手,“過時不候。”

“尚書大人,下官願同往。”于謙拱手道,他怕這兩人耍什麼貓膩。

李青略一思忖,答應下來,接着,對劉、楊二人道:“于都給事中要是出個閃失,你們倆也别想好過。”

“是是是,下官明白,都明白。”兩人連連磕頭。

盡管仍心驚肉跳,但至少眼下不用死了,二人都有種劫後餘生的慶幸感。

……

三人離去後,李青整日吃喝玩樂,哪有半點兒辦公差樣子。

幸好老四沒看到,不然非把他俸祿扣光不可。

李青敢如此嚣張,是有依仗的,福.建的官員明顯和倭寇沆瀣一氣,即便布政使、指揮使沒有直接參與,他們也勢必牽連其中。

地方官絕對對倭寇了如指掌,讓他們來剿倭,比李青親自上陣效果更好!

事實也和李青預想的差不多,劉楊二人一上來,就把壓力給到了下面人。

這一來,昔日的‘合作夥伴’一下子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,地方官吏上下一心,勢要盡剿倭寇。

不管是真倭寇,還是真漢奸,隻要打着倭寇的名義劫掠的,統統是他們的仇人。

正所謂:死道友不死貧道。

生死關頭,便是族親都未必好使,何況隻是利益往來的倭寇呢。

地方官吏發了狠,真假倭寇發了懵。

昔日的‘合夥人’,如今突然揮舞大刀,他們根本反應不過來。

不是說好的一起發财嗎?

~

十八天,僅用了十八天,近五千真假倭寇,除了個别跳海的下落不明,餘者盡數被屠戮。

于謙都驚呆了,他沒想到事情進展地會如此快。

暗道:還得是李尚書,還得是……不講理啊!

他的三觀都快動搖了,還能這麼玩兒?

做大官的快樂,于謙體會不到,但他感覺到了。

要想有作為,唯有當大官!

福.建事了,李青也玩得差不多了,對着布政使、指揮使一頓狂噴後,嚴厲警告:暫時将功抵過,不予追究過失,但要是倭寇再來犯,将再無回轉餘地。

二人唯唯諾諾,也不敢邀功,一個勁兒賠着笑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