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1章(第1頁)

雖敢怒,卻不敢言。

如今的他們,就好比躺在手術台上的病人,哪有半點兒讨價還價的餘地。

内閣黃淮、楊士奇幾人對視一眼,都是一臉苦楚,以他們的月俸,除去花銷用度,十兩銀子得攢倆月。

當然,這是不算‘其他收入’的情況下。

“怎麼樣?是不是很便宜?”李青笑問。

你怎麼不去搶……衆人擠出一絲難看笑意,咬牙道:“不貴。”

“那是。”李青傲然道,“我,李青,童叟無欺。”

……

申時末,衆人被針灸治療後,先後離開。

不知怎地,他們都有種奇怪的念頭——這次生病是李青搞的鬼。

但他們沒有證據,而且,從理性的角度出發,他們也不相信這個事實。

不是認為李青人品好,而是不相信李青有這個能力。

神不知鬼不覺地讓人生病,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兒。

但不管如何,這次皇帝出兵已然成為既定事實。

……

翌日,早朝。

朱棣臨朝,群臣參拜。

君臣之禮過後,群臣分班站好。

李青給手下兩個侍郎使了個眼色,二人眼神交流了一下,右侍郎率先出班:“啟禀皇上,臣有本奏。”

“準奏!”朱棣托着下巴,微微颔首。

“臣以為,鞑靼兇殘嗜血,需強勢打壓,若大明坐視不理,一旦草原統一,我大明邊關從此怕是不得安甯了。”右侍郎表明立場。

見龍顔大悅,左侍郎緊随其後,“臣附議!

微臣愚鈍,先前沒能體會皇上的良苦用心,高瞻遠矚……微臣慚愧。”

說着,他取出袖中奏疏,雙手奉上。

站班太監走下玉階去接,與此同時,右侍郎也取出了袖中奏疏,一并交予站班太監。

朱棣拿起站班太監轉呈上來的奏疏,打開看了幾眼,見都是贊同出兵,嘴角浮現一絲笑意:還得是李青啊,别人沒他這麼陰。

收起奏疏,朱棣和顔悅色道:“兩位愛卿能體會到朕的苦心,朕心甚慰啊!”

接着,他看向六部尚書,“你們是什麼意見呢?”

小命都還在李青手裡攥着呢,他們能有什麼意見?當然是:皇上英明!

衆臣依次遞上奏疏,很快擺滿了朱棣的禦書案。

朱棣一一展開:同意,同意,還是64的同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