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(第5頁)

李青繼續:“這些都是看得見的利潤,還有很多看不到,卻更貴重的東西,比如:永樂米、永樂豆,

三寶這次出海,興許還能帶來新作物,這些對大明的正面影響,是你再如何勵精圖治,也達不到的高度。”

“可是……”

“沒什麼可是的,開海的好處遠不止如此。”李青道,“大明地大物博不假,但也不是包羅萬象,海外還是有很多好東西的;

此外,大明在發展,别人也在發展,和海外諸國始終保持交流,才重中之重;

若一直存着,‘天朝上國,餘皆蠻夷’的心理,那大明遲早會在自大中被人趕超,甚至……挨打。”

小胖滿臉挫敗,愧然道:“還是青哥看得長遠,我目光太短淺了。”

“也不能這麼說。”李青寬慰,“你想讓百姓過上好日子,這并沒有錯。”

“唉……這麼一看,我先前制定的發展規劃,得全盤推翻了。”小胖苦澀,“青哥的這條路更好,但也更難。”

“我會幫你。”李青說。

“嗯。”

……

宮門口。

李青一出來,就看到了于謙,“在等我?”

于謙點頭。

“還是因為開海?”李青頭前走着。

于謙跟上,小聲說着開海的好處,語氣中透着惋惜,“開海于百姓,于江山社稷都好處多多,國家施政,早一日跟晚一日的區别太大了,皇上對尚書大人信賴有加……”

李青一步步走着,于謙一句句說着……

不知不覺,二人已到了衙門口。

“于謙。”一直沉默的李青開口:“以後改改這毛躁的急性子,不要一上來就表明真實目的,朝堂的水很深,你若一直這樣,以後會吃虧的。”

“下官明白,不過開海……”

“開海的事兒你不用操心了,有我呢。”李青道,“我之前就跟你說過,現在我再說一次,你且記好了。”

“李尚書請說。”于謙點頭。

“第一,在其位謀其政,官場上最忌諱的是‘多管閑事’,你若想管,可以,升任到可以管的官職;

第二,凡事謀而後動,大道理誰都懂,卻也太過蒼白;

第三,好好活着,不管你有多好的國策,人死了,可就什麼也沒了。”李青一口氣說完,“記住了嗎?”

于謙若有所思地點點頭,“在其位,謀其政;大人貴為尚書,勸說皇上開海是你的責任。”

“……”李青無語:到底是我給你上課,還是你給我上課?

“走了,明兒見。”李青揮揮手。

……

晚飯後,李青半躺在果樹下,手持《永樂大典》打發無聊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