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狀,幾人稍稍放了心,滿臉堆笑地送上土特産,回到座位品茗。
抿了一口又一口,始終不見李青表态,剛放下去的心不禁又提了起來。
放下茶杯,幾人悄悄交換了個眼神,最後選定楊榮做發言人。
“唉……!”隻見楊榮重重一歎,滿臉痛心疾首,“皇上心系百姓,心懷天下,腹有韬略,有君如此,實乃江山之幸,社稷之幸,百姓之幸啊……”
說但是吧,趕緊的……李青放下茶杯,看向楊榮。
“然而,總有些人,說着冠冕堂皇的話,來阻撓皇上的新政,下官幾人是看在眼裡,痛在心裡。”
李青點頭。
楊榮繼續道:“南民北遷是先帝的遺願,也是當今皇上的主張,明明是個利國利民的國策,卻有小人暗中使絆子,弄得國策進行緩慢,”
說到這兒,他情緒上來了,一拍桌子,哼道:“其真實原因,不過是為給開海貿易做準備,其心可誅啊!”
他一巴掌拍的很重,桌上的茶杯都抖了三抖。
李青看他手掌通紅,心說:你手不疼嗎?
疼啊,楊榮連忙放下手,以大袖遮掩,不停發抖。
————
ps:回來晚了,後面還有一更,會長一點兒。
第11章
打起來了
楊榮淚光瑩然:
“下官幾人有心為江山社稷,天下萬民,同時也為皇上出一把子力,可有人覺得權勢受到威脅,明裡暗裡從中作梗,糾纏不放,當真是……唉!”
說到這兒,楊榮不再說話。
他說的已經夠多了,接下來就看李青了。
李青開口道:“其實這事兒也不難,他們不願意辦,你們願意辦,那你們就替他們辦了呗。”
楊榮先是一喜,後又一歎:“李尚書,我們也想啊,奈何我們沒那個實力,朝堂之上,最終還是看權勢地位。”
“是啊!”楊士奇接話道,“閣臣雖有行事權,但隻是皇帝的秘書,這個權力說大大,說小也小,平時沒有分歧看着權力挺大,可一旦有了分歧,内閣在六部面前,啥也不是。”
他這是實話,平時大家意見一緻,顯着内閣權勢極大,但要是意見相左,那内閣就不夠看了。
内閣行事權看似很大,實則也就那麼回事兒。
閣臣服務的是皇帝,而六部卻可以和皇帝叫闆,兩相對比,内閣真就是個渣渣。
隻是幾人不知道,内閣之所以成為渣渣,是面前的這個李尚書當初多提了一嘴。
他們要是知道這些,估計恨不得吃了李青。
當然,李青相信,即使他不說,朱棣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内閣。
金幼孜是個急性子,直接開門見山:“還望李尚書能助我們一臂之力。”
聞言,其他人也不再兜圈子,眼巴巴的看着李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