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6章(第9頁)

“後來靖難了!”他苦笑道,“要是不打這一仗,我現在肯定是一個逍遙的郡王。”

“是你爹負了你。”李青感慨。

朱高煦低着頭,說道:“你知道嗎?其實我最初并不在乎皇位,當時建文欲滅燕王一脈,我跟大哥、三弟,兄弟齊心,

那時我隻想着掀翻建文,讓他知道我們燕王一脈的厲害,

後來,建文派五十萬大軍攻打北平,大哥讓我和三弟先走,他說,他是世子,靖難成功後他是太子,有好處先輪到他,有禍患也當如此。”

朱高煦看向李青,“你知道嗎?那是我第一次對他服氣,心服口服,因為在當時,靖難不可能成功,大哥就是想替我和老三擋刀。”

“從那時起,我就不再挑他毛病,甚至心裡想着,即便靖難成功,也不和他争。”

說到這兒,他平靜的情緒再次激動起來:

“可老頭子卻說要把大位傳給我,那時,我正是意氣風發的年紀,對于這麼大誘惑,豈能不心動?”

接着,情緒又低落下來,“其實,即便他不畫大餅,我也會拼盡全力,燕王一脈一榮俱榮,一損俱損,這麼淺顯的道理我又豈會不明白?”

李青沉默無言:朱棣啊朱棣,你可真是個混賬。

“有時候想想,我也挺理解他的。”朱高煦苦笑,“畢竟當時情況危急,又有王子狀告藩王例子在前,他有顧慮也在所難免,可他……

若是靖難成功後,他能跟我開誠布公,我也認了,甚至在第一次就藩後,我都不打算争了,可他偏偏把我叫了回來,又給我希望,又把我踹開……”

朱高煦木然望向李青,“他把我當什麼?

我就是他的一條狗,高興了順順毛,給根骨頭吃,不高興了直接一腳踹走。”

李青開口:“其實并不是你理解的那樣。”

“那是哪樣?”朱高煦吼道,“召之即來揮之即去,我不是他的狗是什麼?”

“他當時真想過把皇位傳給你,這一點,他并未騙你。”李青認真道:“甚至在他登基的第二天,就找了我和道衍。”

朱高煦審視着李青,滿臉我不信。

李青道:“當時是我和道衍極力勸阻,他才暫時打消立你當太子念頭,甚至在此之後,長達十數年,他都一直想立你當太子。”

“你莫要懷疑,我說的都是實話。”李青認真道,“你爹何其英明,你覺得他若不打算立你當太子,會讓你在京師逗留十三年?”

“為何不能是我?”朱高煦沒再激動,他隻想弄明白,“難道在你們眼中,我就那麼差勁兒?”

李青搖頭:“和這個無關,隻因你不是老大。”

“不是老大……”

朱高煦喃喃着,昔日的畫面再現:你真像我,可惜,你不是老大。

“呵呵……”朱高煦輕笑,笑出了眼淚,“就為這個?”

“就為這個。”李青點頭:“立嫡立長,若立你為太子禍患無窮,而大明……也需要你大哥那樣的皇帝,它經不起折騰了。”

朱高煦默然,心中的怨氣逐漸消散,他設身處地站在父親的立場想想,總算是理解了一切。

李青又道:“當初之所以把你叫回來,是為了牽制文臣,他出兵在外,你大哥和文臣又走的太近,他不放心,

他那多疑的性格你是知道的……”

李青将當年的隐情和盤托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