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比之下,他更喜歡真皮座椅,全景天窗,無死角的領略草原風光。
傍晚,安營紮寨。
帥營。
朱瞻基命人送來酒肉,跟李青吃喝。
“時間過得真快,記得我第一次随大軍出征的時候才十六歲,如今卻臨近而立之年。”朱瞻基感慨。
李青深有同感:“是挺快的,記得我第一次随軍出征,是跟太宗一起,那時他比你還年輕許多,二十出頭的年紀……”
巴拉巴拉……
朱瞻基無語,完全插不上話。
逼格瞬間升上去了,顯得他很幼稚。
吃喝過後,朱瞻基問:“我估計這場仗很難打起來,你有沒有妙計?”
“呵呵…你着相了。”李青伸了伸懶腰,“我們來不是打仗,而是展示武力,讓草原上的諸部落知道,大明新皇也是個善戰的武皇帝,從而在心理上,削弱他們的侵略欲望。”
李青抿了口酒,“正所謂:攻城為下,攻心為上;戰争的本質是為了達到目的,能不動刀兵達到目的,才是上上之選。”
“我明白。”朱瞻基遺憾道,“不過要是能打個漂亮的大勝仗,那才是功德圓滿呢。”
“你不過是好大喜功罷了。”李青毫不留情地揭穿,哼道:“打仗是要死人的好不好?”
朱瞻基:“……哪個皇帝不想在史冊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,想想也不成?”
“随便你想,夢裡啥都有,跟秦皇漢武較高低都成。”李青搖頭失笑,坐起身,“我回去睡了。”
“青伯。”
“嗯?”
“這次過後,你真要走?”
“嗯。”
朱瞻基歎道:“你能陪太祖、太宗,仁宗走完,為何不能陪我走下去。”
“因為我也有自己生活。”李青認真道,“還因為你讓我很放心。”
“我可以理解你這是在誇我嗎?”
李青笑着點頭:“我就是在誇你。”
……
朱棣留給草原部落的陰影太大了,明軍所到之處,各部落要麼望風而逃,要麼前來拜見,根本不給朱瞻基打他們的借口。
倒是蹇義、楊士奇一群人,個個幹勁兒滿滿,非要雞蛋裡挑骨頭,建立功勳。
不過,他們的提議全被朱瞻基否了。
不講道理的開戰,隻會讓草原各部落抱團,于大局而言并無好處。
朱瞻基是個很理性的人,他自己也想建功,但并不會為了一己之私,不顧大局。
大軍一路行來,頗為順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