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9章(第2頁)

緊趕慢趕,總算是趕在除夕這天,回到了金陵城。

除夕夜。

李青告知了三女張邋遢、朱允炆的真實身份,她們起初震驚,随後又釋然了,有先生長生在前,再離譜的事也不是不能接受。

三女敬茶,張邋遢體驗了把當長輩的感覺,享受天倫之樂,老頭子難得正經,三個徒媳婦兒每人一顆固本培元的丹藥。

吃完年夜飯,李青搬來早就準備好煙花,在院裡燃放。

“滋滋~突突…啪啪啪……”

一朵朵煙花沖向天空,漆黑的夜空炸出絢麗花瓣,璀璨且美好……

然,煙花易冷,美好總是短暫。

過完年,李青去了衙門,稱二人是自己失散多年的表親,給他們安排了個合理身份。

以李青如今的身份地位,這不過是一句話的事兒。

做完這些,李青真正放松下來,過起了悠閑的退休生活。

跟三女下下棋,帶朱允炆出去領略大明的繁榮,和李景隆去戲園子聽聽戲,喝喝酒。

有時皮癢了,跟師父試吧試吧,每次都被揍得很慘。

平靜,悠閑,且惬意……

這期間,李景隆多次和朱允炆打照面,但并未認出其身份,而後者早已釋懷,昔日被坑之事,都釋然了。

許是冥冥之中有種說不出,道不明的緣分,李景隆和朱允炆倒成了好友,倆人有時還背着李青去看戲。

生活很愉快,李青珍惜每一天。

南直隸雖然沒有實權,但京師朝局的變動,都會第一時間傳至這裡,有李景隆這個包打聽在,李青想不知道都難。

宣德三年,正月初。

下西洋的三寶終于回歸了,不僅為大明帶來了巨額财富,且還帶回來了宣德薯。

李青得知後是開心的,同時,也是無語的。

這孫子真夠損的,一點武德都不講,也不怕老四給他托夢。

變了,真的變了。

全面開海,紅薯、土豆、玉米的提前引進,都十足改變了曆史。

這些東西,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。

古語有雲:民以食為天。

有了充足的食物,百姓便不會餓肚子,國家自然趨于平穩。

百姓是最容易知足的,他們的要求真的很低,隻要不挨餓,有衣穿,就足夠了。

他們是樸實的,勤勞的,所求隻是溫飽而已。

李青真的很開心,跟張邋遢炫耀:“師父,你說大勢不可逆,我這不是逆了嗎?”

換來的,卻是張邋遢的白眼兒,“為師說的大勢,是王朝結構,是階級人心,而非你以為的那樣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