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去你的吧。”
~
梨園,小調有節奏的響起。
戲台上,美貌戲子哼唱着昆曲《荊钗記》,戲子本是男子,卻有着女子妩媚,吊着嗓子,難辨雌雄。
李景隆跟着節奏搖頭晃腦,口中贊道:“不愧是從蘇.州挖來的頭牌,就是專業,隻可惜我不好男風,不然……對了,朱文兄弟你覺得如何?”
朱允炆笑道:“專業,極好。”
“無趣,聽不聽得懂俏皮話?”
“……”朱允炆撓了撓頭,“啥是俏皮話啊?”
李景隆翻了個白眼兒,“一點幽默細胞都沒有。”
“啥是……幽默細胞。”
“不懂回去問李青,”李景隆一展扇子,伸着懶腰道,“你這人哪兒好,就是不懂得風趣。”
頓了頓,“聽你談吐也是個讀過書的人,之前有參加過科舉嗎?”
“呃…不曾。”
“為何啊?”李景隆不解。
朱允炆有些尴尬:“以前用不着,後來就去山上修行了。”
“原來是家道中落啊!”李景隆歎了口氣,随即覺得這話有些傷人,忙道,“兄弟我就這樣,總是忍不住嘴欠,不是誠心……”
“哎?無妨。”朱允炆笑道,“李兄率性而言,乃真人也,不必介懷。”
朱允炆并未放在心上,這才哪跟哪兒啊?
昔年五十萬大軍交給這厮,還親自為其送行,行捧毂推輪大禮,結果這厮倒好,愣是攻不破一萬多守軍的破小北平城,想想這個,還有什麼可生氣的呢。
李景隆有些過意不去,說道:“兄弟你想不想科舉,老哥我路子廣。”
“不用了。”朱允炆擺手道,“小弟今年五十有四,即便高中又有何用呢?”
“這話就不對了,五十多怎麼了,很多人都白發蒼蒼,七老八十還科舉呢。”李景隆笑道,“老弟你身子骨強健,還有時間,有句話怎麼說來着……
哦對,有志不在年高,無志空活百歲!”
“……”朱允炆很無語:雖然我心胸豁達,但你老紮刀就過分了啊!
朱允炆不理李景隆,李景隆卻以為朱允炆是不好意思。
“兄弟,隻要你開金口,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。”李景隆是個熱心腸,拍着胸脯保證。
“謝謝,不用了。”朱允炆饒是心性好,也有些氣了:沒完了嘛。
他起身道:“真不用,我先回去了。”
“哎,别走了,還沒唱完呢。”李景隆起身跟上,“你看你,咋還生氣了呢,哥請你喝酒。”
“改天吧。”朱允炆道,“出來這麼久了,我得回去看看師父。”
“不是有李青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