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瞻基不是不信任張輔,而是後者現在的名頭已經大得吓人了。
奉天靖難推誠宣力輔運武臣、光祿大夫、左柱國,這一系列頭銜,足以震懾百官,朱瞻基自不會再給其權勢。
朱瞻基拉家常似的說着:“先帝曾言,國公雖武臣,然,知禮過六卿;國公以親以賢,忠存社稷……”
朱瞻基誇着,張輔謙虛着,一路向北。
……
瓦剌部。
伯顔帖木兒以大明皇帝的敕封诏書,順利接管了瓦剌,有人不服,但明面上還是承認的。
因為這是大明皇帝封的!
誰也不敢跟大明對着幹,且不說大明的武力,單是給斷了貿易,就能讓他們萬分難受。
不過,伯顔帖木兒終究是太年輕,沒有雄才大略,不善謀劃,且沒有耀眼戰績。
他能坐上這個位置,靠的是瓦剌前首領脫歡之子這個身份,以及大明皇帝的敕封,僅此而已。
而草原上的部落,最講究的是個人能力。
他們沒有中原王朝那一套,什麼天潢貴胄,順位繼承,他們要的是能帶他們生存下去的強者。
除了稱汗。
伯顔帖木兒是瓦剌名義上的首領,但實際上,卻無法号令部族。
他自己也明白這些,可他沒有辦法。
昔日那個淳樸憨厚的少年,此刻滿臉的愁容,再沒了以前的無憂無慮。
“父王你說的對,還是得靠大明!”伯顔帖木兒灌了口酒,苦澀道:“可大明皇帝不願相助孩兒啊!”
正在這時,帳簾一挑,親衛上前禀報:“王,大明皇帝來草原了!”
“什麼?”伯顔帖木兒精神大振,疾步上前抓着親衛肩膀,聲音顫抖,“當真?”
那親衛被抓的生疼,連忙言簡意赅,“已經距離我們不足兩百裡。”
“好,太好了。”伯顔帖木兒大喜,“快去傳令各部大将,随本王一起去迎大明皇帝。”
他的腰杆頓時就硬了,撐腰的終于來了。
~
三日後。
伯顔帖木兒帶着部族大将,來到明軍陣前拜見。
朱瞻基聽聞帶隊的是伯顔帖木兒,對之前信息的準确性,又多信了一分。
待來到陣前,看到伯顔帖木兒的狂喜,以及各部将領神色各異後,基本斷定之前伯顔帖木兒所言非虛。
草原真的出現了大變故,這是一個好消息。
朱瞻基經過短暫思考,表示要去瓦剌大本營看看。
他要先進一步了解詳情,再做決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