廟堂争鬥最忌大開大合,甚至陰謀算計都行不太通,能沖進廟堂的人,誰不是人中翹楚,沒誰是傻子。
所以,廟堂大多用的都是陽謀,亦或說,合理運營才是王道!
朱祁鎮歎了口氣,臉上的志得意滿少了些,“那一切還按原計劃行事,先弄走楊士奇,再套路群臣,以達到出兵目的。”
李青補充:“出兵是為了揚大明國威,不是為了朝廷下西洋,這一點要牢記,唯如此,才不會引起他們的抵觸心理。”
“嗯,朕記下了。”朱祁鎮點點頭,又問:“除了這個,先生還以為哪方面需盡快撥亂反正?”
李青想了想,“廢除推舉制,恢複铨選,官員任免、升遷之權必須要由皇帝決策。”
頓了頓,“當然,考核,拟定名單的權力要下放給吏部,一來可以降低他們的排斥,二來,皇帝要是什麼都一把抓,也抓不過來。”
“人事任免權,乃重中之重,其意義不亞于軍權。”李青道,“你拿捏住了這個,以後施政事半功倍。”
朱祁鎮怦然心動,“先生說的是,不過…這個怕是不輕松啊!”
“确實不輕松,但…也沒想象的那麼難。”李青笑道,“人都是自私的,吃完飯砸鍋,站起身掀桌子的不在少數,大多數人都是自己走了捷徑,卻想把捷徑堵死。”
“當突破階級之後,人們往往選擇固化階級,而非拉下面人一把,他們會讓下面人更難突破,以此保持自己的超然性。”李青感慨。
朱祁鎮怔怔的看着他,心說:你這是在說你自己嗎?
李青自己靠着推舉入朝,結果一上來就要廢除保舉,可不就是吃完飯砸鍋嗎?
不是,你什麼眼神啊……李青不爽:“皇上以為然否?”
“啊…對對對。”朱祁鎮忙收起眼神,讪讪道:“先生大才。”
被李青這麼一說,他也覺得這件事情的難度,比自己想象的要低些。
朱祁鎮心情愉悅:“先生如此大才,一個七品的太常寺博士太屈才了,吏部侍郎這個位置,先生可有興趣?
朕隻調度你一人,想來他們不會不給面子。”
“現階段我還不能冒頭兒。”李青婉拒,“再等等吧。”
“那就改任兵部都給事中吧。”朱祁鎮笑道,“同樣是正七品,都給事中有進殿上朝的資格,先生雖是保舉上來的,但有朕特許一樣能上朝,這樣先生也能時刻掌握朝堂局勢,先生以為如何?”
李青想了想,點頭答應。
又聊了會兒,優化了下細節,李青拿着任免書告辭離開。
…
兵部。
闊别十餘年,李青再次踏進衙門。
楊士奇是兵部的尚書,但他的重心在内閣,平時都是于謙坐鎮,現在楊士奇告病休假,于謙成了絕對的話事人。
李青進入大堂時,于謙正在拟定茶馬貿易的品類,見他進來,詫異道:
“李博士,你怎麼來了?”
“現在是李都給事中了。”李青笑着晃了晃任免書。
于謙心中一喜,笑道:“先坐吧,待會兒我帶你熟悉一下日常負責的事務。”
他做過兵部都給事中,有經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