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麓川。”李青說,“這次征戰暹羅、緬甸,距離麓川并不算遠,後續的物資運輸,也經過那裡。”
“先生是說,他們很會起觊觎之心?”于謙問。
“不是,他們不敢明着打劫。”李青搖頭,接着又道,“但我們可以說,被他們打劫了啊!”
“啊?這……”于謙讷讷道,“這不是沒事找事嗎?”
李青正色道:“不能這麼說,事實上,出海的商船被劫,他們肯定參與其中了,更重要的是他們和緬甸走的很近,受影響也頗大;
一直放任不管,他們終有一天會融合,進而将矛頭對向大明。”李青道,“東南亞…咳咳,那個方向是朝廷以後出海貿易的重要路線,不能讓他們統一,做大。”
于謙點頭,“确實是這樣,不過,這借口會不會太牽強了些?”
“是牽強了點兒,但能用不是嗎?”李青笑道,“當然,這是預備方案,大概率用不到,朝廷這次征伐暹羅、緬甸,麓川八成會借勢亂起來,以達到脫離大明的目的。”
于謙咂了咂嘴,“别說,這真有可能。”
頓了下,“這事得立即禀明皇上。”
“先别急。”李青攔住他,“現在京師空虛,不能再出兵了,等京軍得到補充再說,那麼久都等了,不差這點兒時間。”
“嗯…行吧。”于謙重新坐下,皺眉道,“不過,即便調軍回來,也難以達到出兵的需求,京師是國本,為保萬一,不能一次性調太多軍隊過來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李青笑道,“調軍的目的是為了讓皇上向軍隊示好,待籠絡了軍隊,直接從邊軍、衛所兵抽調士兵,出征麓川就可以了。”
于謙撓了撓頭,頹然道:“先生真是思慮周全,我這腦子都可以不用了。”
“哦?哈哈……”李青大樂,“我不過是年輕,腦子轉得快罷了。”
于謙:“……”
~
吃好喝好,天都黑了。
于謙起身道:“這件事還是得禀明皇上才是,讓他有個心理準備。”
“嗯…成,明兒你去說吧。”
“你明兒還不上朝?”于謙一臉古怪。
李青幹咳兩聲,道:“那什麼,我一喝酒就嗜睡,明兒多半起不來。”
“沒事兒,明兒我叫你。”于謙是個熱心腸。
李青:-_-||“你人還怪好嘞。”
“捎帶的事兒,不值一提。”
“……”
…
次日,早朝。
李青站在末尾打着哈欠,渾水摸魚,直到散朝都沒說上一句話。
于謙倒是想說,但又覺得那樣是在跟李青争功,便也強忍着沒有說出來。
一出奉天殿,于謙就忍不住了,拉着李青走到一邊,低聲道:“先生,你怎麼不說啊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