皆大歡喜。
禦馬監的大太監得償所願,自然開心;文官集團自覺扳回一局,不再那麼失落;小皇帝也達到了政治主張。
朱祁鎮沒再說緻仕還鄉的事,衆大佬心情放松下來。
還好皇上守規矩,沒有得寸進尺。
你好,我好,大家好。
不過,這場較量,終究是文官集團吃了虧。
細細想來,這一年來,他們吃的虧還真不少。
先有出兵,後有廢除保舉,如今更是連鎮守大臣都改成了太監,他們的權勢縮水嚴重。
不能再讓了!
這是所有大佬的心聲。
~
朝會結束,朱祁鎮頒發诏書,開始着手召回鎮守大臣。
木已成舟,李青沒了心理負擔,又開始了混吃等死的生活。
這一年來做的事夠多了,得給文官集團一個緩沖的時間,再繼續莽,非把人逼急不可。
好在連續幾次變動,文官集團的日益膨脹勢頭已被遏制,接下來,先靜默一段時間,等他們傷疤好了,再進行下一步計劃。
朱祁鎮很勤政,過問的政事越來越多,衆大佬不得不端正态度。
他們知道,随着小皇帝年紀漸長,以後越來越難忽悠。
不過在此之前,他們已經獲得了極大的權益,隻要能繼續維持下去,他們也不想多事。
混亂的朝局逐漸開始明朗,盡管依舊渾濁,但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。
不知不覺,又到了年關。
除夕夜守歲,大年初一拜年、領紅包,李青全身心融入進年節的氛圍中,包餃子、蒸包子、放煙花……
很忙,也很充實……
正統七年,春。
英國公張輔,率大軍大勝而歸。
朱祁鎮設宴犒賞衆将,撫恤政策尤為豐厚,向為國捐軀者的家屬發放四兩白銀撫恤金,凱旋士兵也有二兩紋銀的賞賜。
加上将官的獎賞,足足花了三十萬兩白銀。
朱祁鎮沒有用寶鈔,清一色賞的白銀,這樣更能得人心。
戶部心疼的不行,朱祁鎮卻不甚在意。
大明現在有錢,區區幾十萬兩而已,不算什麼。
主要是籠絡軍隊!
真金白銀的往裡砸,換來的效果自然顯而易見,上到将官下到士兵,個個感恩戴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