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,現在的寶鈔已經貶值好多了。
洪武朝一兩銀子一貫鈔,現在一兩銀子差不多能換十貫鈔,足足貶值了十倍。
不過,這對大明的經濟影響并不大。
因為大明整體上還處在上升期,尤其是開海通商後,交易極其頻繁,大量的寶鈔帶動了交易的便捷性。
且雖然寶鈔和白銀之間的彙率貶值了十倍,但寶鈔的購買力并沒有貶值這麼多。
可即使如此,大明寶鈔的信用也大不如前了,一些有遠見的富紳、财主,都開始囤白銀。
但就目前而言,寶鈔還是最主流的流通貨币。
随着經濟的發展,以及皇帝可以随意印鈔誘惑,未來寶鈔購買力持續下降是必然。
在這種大勢面前,李青根本無法阻止。
“還是得多囤些白銀,以作備用。”李青沉吟道,“日本好像是産銀大國,這個市場得掌握在朝廷手裡。”
李青伸了個懶腰,自語道:“還是等小皇帝大婚後吧,這個節骨眼兒,就不掃大家的興了。”
路長且阻,急不得,得一步一步來……
第32章
皇帝不急太監急
五月十九。
四更天,李青就起了。
今兒是小皇帝大婚的日子,他這個迎親使要是遲到,那友誼的小船還不得翻得底朝天?
李青換上朱祁鎮命人送來的迎親使服飾,對着銅鏡臭美一番,帶上聖旨推門走出院子,趕往皇宮。
淩晨四點的紫禁城,他第一次見。
一向卡點兒的他,頭一次看到緊閉的大門。
李青摸了摸鼻子,自嘲道:“這還真是皇帝不急,太監急,又不是我娶親,急個錘子啊!”
好在,他沒等太久。
僅一刻鐘後,大門便開了。
李青第一個進宮,趕往奉天殿前等候。
過不多時,百官陸續趕來,包括平時不上朝的衆公侯,也早早地趕了來。
這可是大明第一次皇帝娶皇後,沒人敢不重視。
李青瞥了眼這些勳貴,數十年過去,他們大多沒有祖父輩的銳氣,個個白白胖胖,甚至一部分人看着更像文臣。
怎麼看,都不像那種能上陣厮殺的狠角色。
李青頗感無奈。
又過了會兒,英國公、成國公、吏部郭琎、内閣楊溥、于謙……一衆大佬先後趕來。
于謙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,看到了李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