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8章(第4頁)

他舉例道:“皇上之前賞賜了打了勝仗的将士,很大程度上獲得了軍隊的好感;這不就是錢的魅力嗎?”

“有道理。”朱祁鎮深以為然,“那銀礦要不要立即重開?”

“先不急,一口吃不成個胖子。”李青說:“先穩住了貿易,待其步入正軌再說吧。”

朱祁鎮歎了口氣,欽佩道:“還是先生目光長遠,朕有些時候太孩子氣了些,不夠成熟,行事欠思量。”

還好,小皇帝明辨是非,且聽勸。

“呵呵……皇上過謙了。”李青放松下來,“皇上尚且年輕,未來還長着呢,定能成為一代明君。”

朱祁鎮心情轉好,笑道:“對了,昨日那地瓜燒如何?”

李青也笑了:“自是極好,百官喝得臉紅脖子粗呢。”

“哦?哈哈……”朱祁鎮樂不可支。

~

說笑一陣兒,李青重新引回正題。

“皇上,其實很多事,看似不着邊際,實則關聯極深。”李青教道,“文臣最喜歡造勢,借勢,壯勢;

以達到勢大壓至尊,為自己謀利的目的;

皇上也可以以彼之道,還施彼身!”

朱祁鎮身子前傾,做聆聽狀。

李青笑道:“皇上想重開檢校,其目的就是整頓官場,但整頓官場并非一定要重開檢校。”

“比如……?”

“直接整人!”李青道,“官場可以整頓,但以損害官員整體利益的方式整治官場,遠不如直接針對當事人。”

李青抿了口茶,繼續道:“其實,臣也以為是時候稍微整頓一下官場了,但現階段,還不能重開檢校。”

朱祁鎮皺眉道:“針對當事人……那他們不會抱團嗎?”

“未必吧。”李青笑嘻嘻道,“皇上莫非忘了,前些日子給百官的那道選擇題?”

“記得,可這……有什麼關系?”朱祁鎮有些迷糊。

李青解釋道:“皇上當時說,官員凡是滿七十,須緻仕還鄉;那些個尚書、侍郎、大學士個個如臨大敵,不敢深談,何也?”

他自問自答,“其原因就是他們都知道,朝廷離開他們,不會受到絲毫影響;

因為下面的人會無縫銜接,朝政依然能照常運轉;

而那些侍郎以下的主事、員外郎等人,也迫切希望上面人能挪窩,他們好更進一步。”

李青道:“所以,隻要皇上你不損害他們的集體利益,他們就不會輕易抱團,皇上想懲治個人并不難。”

頓了頓,又補充道:“皇上你可以利用整治官員個人,從而達到整治官場的政治目的,且還能通過此手段,震懾位高權重的大佬,

讓他們明白,若是不讓皇上你滿意,你随時都能換掉他;

長此以往下去,他們會對你産生一種畏懼心理,而皇上你的帝王威勢也将進一步壯大。”

李青總結道:“權勢,一為二,二為一,權可以是勢,勢也可以是權。”